2021年接近尾聲,如何評價中國經濟表現?在11月21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2021年是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並走向常態化的一年,面對國際疫情蔓延、極端天氣等衝擊,我國經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韌性。就業得以改善,居民收入較快提高,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論壇上發佈的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1—2022)認為,2021年是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復甦的一年,呈現出“前高後低”、“結構分化”和“壓力加劇”的運行特徵。一方面,疫情防控總體穩定、外資外貿景氣持續、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標的順利完成,為中國宏觀經濟在疫情期間的持續復甦提供了持續動力和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自二季度持續上揚,經濟復甦進程有所放緩,“前高後低”態勢明顯放大。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明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延續2021年宏觀經濟復甦的動力和基礎,在宏觀經濟政策再定位、協調體系再調整以及“十四五”規劃全面落實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劉偉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結構升級面臨三個較為突出的戰略機遇:一是以新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技術進步,將催生出新的數字經濟產業活動,促進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二是以碳達峯、碳中和為主導的綠色轉型。為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中國的能源結構、生產結構、消費結構等將被重構,把握好綠色轉型機遇,將會帶來一場全面系統深刻的經濟社會結構轉型。三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結構升級。在新發展格局下,推動共同富裕、推進區域城鄉一體化、大力提高中等收入羣體比重,將會帶來巨大的消費動能,形成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及市場結構的快速升級。
“在看到重大戰略機遇的同時,也應深刻認識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面臨的挑戰。”劉偉表示,一方面,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經濟下行趨勢持續;另一方面,我國內需恢復仍不充分,供需結構仍不平衡,區域分化仍然明顯,培育國內大循環迫在眉睫。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認為,要堅持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基本政策框架。在宏觀政策上,財政政策要堅持積極有為,貨幣政策短期要保持穩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前瞻性和連續性,做好風險緩釋跨週期安排,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對於經濟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應以跨週期視角和策略加以解決,建議採取“長規劃、硬措施、軟着陸”的辦法。長規劃,就是給出一個適當長的時間,明確目標和任務,同時也給出明確預期和緩衝糾錯的空間;硬措施,就是給出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市場紀律,不能輕易動搖和退讓,這本身也是預期的一部分;軟着陸,就是要以較小代價實現目標。
劉世錦認為,與短期宏觀政策相比,更應關注結構性潛能的增長動能。“結構性潛能,是指中國作為後發經濟體在消費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升級和城市化過程中所具有的潛能。”劉世錦提出了“1+3+2”的結構性潛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羣為龍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中高速增長打開經濟動能和物理上的空間;“3”是指實體經濟需要補齊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羣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新三大短板”;“2”是指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
劉世錦認為,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並非簡單回到傳統實體經濟,也並不僅僅是重視發展物質形態生產,而是要打造傳統實體經濟轉向數字化賦能後生產力提升的新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要由消費到生產,由流通到製造。消費和流通領域的數字化只是序幕,生產領域數字化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才能夠實質性地提升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