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金價這麼高,情人節大家還是在囤黃金?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文丨BT財經

春節你囤黃金了嗎?

2021年農曆新年和情人節(正月初三)甜蜜相逢,再次推高黃金消費情緒,市場迎來了旺季。

據《期貨日報》報道,不少消費者選擇“歲末添金”,不僅圖一個好彩頭,也借它保值資產及對沖風險。

有線下店鋪的一線從業者表示,年關的店鋪流量明顯增加,不少人都在諮詢和購買金飾和金條,銷量更是大幅度增加。大多數店鋪1月銷售額比2020年的任何一個月都要高、甚至翻番,迎來了一個紮紮實實的“開門紅”。

小克數的黃金飾品、牛年生肖系列等,是“走量”賣得最好的產品。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大頭”是婚慶類金飾,而這個類目將依舊是2021年黃金市場的“頂樑柱”。

金條和金幣成為消費者新的心頭好。2019和2020年國內整體的消費黃金量(如黃金首飾)連續下滑,2020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820.98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8.13%。其中黃金首飾490.58噸,同比下降27.45%。在金價走高的影響下消費金額基本走平,不過其中,金條和金幣的消費量逆勢走高,説明金條、金幣成為買黃金的新姿勢。

現在囤黃金,價格怎麼樣?從消費端來看,2020年金市熱度一般,春節行情期間不少商户的備貨量充足,金價短期相對平穩。

上海金交所AU9999現貨金在去年8月創出449元/克的高點後,一路下跌,11月一度跌至278元,截至年前,報383元。

春節“就地過年”號召也讓許多黃金加工廠有機會馬力全開,以接近滿負荷的效率進行生產,供應端的充足也保證了金價穩定。

而中長期來看,有貴金屬分析師認為,橫盤震盪可能依然是未來金價的主旋律。短時間內金價沒有受到政策刺激而快速上漲的支撐,大家買買買的時候可以稍微放寬心。

黃金消費的企穩,離不開經濟底盤的堅定穩固。

2020年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錄得增長,居民儲蓄也繼續穩步增加,在這樣的基礎上老百姓才願意把手頭的錢拿出來,佈局在黃金等資產裏。其實在2020年6月,國內黃金生產和消費就已經率先出現回暖。

從金條和金幣增長也可以看出,大家購買黃金不僅僅是為了首飾消費,避險和投資需求也特性也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重視。

不過黃金消費蓬勃發展,新出現的“坑”也不少。

比如黃金經常出現在直播間,成為帶貨對象之一。像黃金這種流通性、保值性好的產品,促銷顯得更為誘人,而一些陷阱也隨之而來。

比如有消費者反映網購的“黃金”掉漆現象嚴重,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假貨。還有人在抖音直播間399元買到的金包銀吊墜腐蝕現象嚴重,賣家以“超過七天無理由退貨”為由拒絕了退款申請……

而網購的黃金維修難也成為消費者之痛。比如黃金項鍊、耳墜斷裂後,因為無法判斷損壞原因,消費者大多無法獲得免費維修服務。

金條和金幣銷量的增長反映出,消費者購買黃金的有向避險和投資需求傾斜的趨勢。尤其是2020年黃金價格一度飆漲,更是許多人購買金條金幣的理由之一。

比如去年年中7、8月金價漲勢迅猛,8月初更是破紀錄地突破2000美元/盎司,年內最大漲幅超過了40%,即便後期回調,2020年全年漲幅也達到了25%。

然而,黃金價格隨着市場波動劇烈,風險不容忽視。而除了金條金幣,投資黃金也有ETF、紙黃金等其他很多種方式,流通性更好。

新春添金的朋友一定也關心,後市影響金價走勢的因素還有哪些?

首先是供需。消費和投資的黃金需求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剛需,隨着疫情退散,黃金消費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得到釋放,支撐金價保持堅挺。但同樣隨着經濟趨穩,黃金的避險需求則降低,抑制金價走高空間。我們看到的金價波動就是這樣供需“抗衡”的結果。

其次是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有經濟學家認為,2021年擾動黃金的市場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各國央行實施的超寬鬆貨幣政策、超低利率路線。倘若疫情好轉、經濟復甦,市場才有機會追捧高風險資產,令投資者拋售一部分黃金、轉向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

最後是美元、比特幣等其他資產的影響。同樣具有避險功能的還有美元等資產,黃金投資者也應該密切關注美元指數,以全面感知市場情緒。

另外,比特幣今日接連突4萬美元,更是摸高到4.8萬美元的歷史高位。越來越多的市場觀點認為,加密貨幣技術成熟後,有機會搶佔黃金的避險資產地位,屆時也可能影響黃金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