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券商分析師自媒體賬號被要求關停 賣方研究合規管理加碼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在合規監管趨嚴以及商業變現需求等因素影響之下,近期部分券商對分析師自媒體賬號研報發佈加碼管理。7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華泰證券地產、電子、軍工等多個團隊分析師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在近日被停用,關於停用原因各賬號聲明中紛紛解釋為,根據公司最新合規要求,從即日起,該微信號將停用,並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後註銷。想要獲知更多的研究產品和信息,可以關注“華泰行知”和小程序。

對此,華泰證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為了更專業、系統、合規地服務客户,公司研究所逐步將微信公眾號承載的部分行業研究類產品和服務,遷移至公司機構客户服務數字平台“行知”。

券商近期加強分析師研報統一管理的行為不是孤例,申萬宏源相關負責人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已經關閉所有分析師個人新媒體賬户,現在分析師研報都通過研究所官方的幾個賬號發佈。

一直以來,券商分析師的自媒體賬號、社羣不僅彙集了分析師的研究觀點,還是其對外發聲,打造個人影響力,並且與外界互動交流的重要陣地。於投資者而言,社交平台也是投資者免費獲取投資策略,瞭解市場最新趨勢的重要渠道之一。那麼,關停分析師自媒體賬號透出券商哪些考慮?

券商投行從業人士何南野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是便於券商合規管理,可避免分析師在個人公眾號上違規發表未經過公司認可的言論,進而對公司聲譽造成不良負面影響。二是分析師的成果歸屬於公司,分析師在個人公眾號上隨意發表言論,將削弱公司研究部的整體盈利,很多本應該付費才能閲讀的報告,通過分析師個人公眾號就可以隨意查閲,不利於公司統一管理和商業變現。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券商因分析師研報發佈不合規而被監管“點名”的情況已是屢見不鮮。比如今年1月,方正證券因有分析師在微信羣發佈研報公司未進行合規審查,收到了湖南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今年7月,時任東吳證券的2名分析師因在研報中存在虛假陳述和信息誤導的行為,被處以合計20萬元的罰款。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一邊部分券商已經開始從渠道發佈上進行風控限制,對研報加強管理,另外還有一些券商正在觀望中,多券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暫未有關停分析師個人公眾號的要求,一位大型券商內部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首席分析師團隊均有一個單獨公眾號,雖然賬號主體是個人,但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都是發的公司研報,且公司研報都是根據互聯網管理辦法進行合規審核。

事實上,券商加強研究業務合規管理已是大勢所趨,近期券商加碼研報管理的行動也順應了行業自律要求。今年5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與《發佈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修訂稿,新規表示要建立健全證券分析師發表公開言論前的內部報備程序,發佈證券研究報告的平台應由公司指定,且必須是以公司名義註冊或擁有。證券分析師可以將已經在公司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台上統一發布過的證券研究報告,通過在公司報備後的微信羣、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其他形式提供給客户並進行解讀。經營機構應當定期安排質量審核和合規審查人員對客户服務檔案進行跟蹤檢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彙報並處理。

自媒體時代下分析師對外發聲需更加謹慎,在何南野看來,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券商會選擇關停分析師個人公眾號,這也有利於防範分析師以公謀私的行為,因為近幾年很多分析師通過開設個人公眾號、發佈公司研報,為個人吸納粉絲,提升個人價值,進而便利後續自身跳槽,但卻損害了公司利益。統一管理後,有利於探索出更好的公司研究報告盈利的模式,同時也需要注意限制分析師對外發聲後,可能對公司研究部門對外影響力造成的影響,於投資者而言,減少了可免費閲讀的範圍,為跟蹤最新的信息,有可能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2 字。

轉載請註明: 部分券商分析師自媒體賬號被要求關停 賣方研究合規管理加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