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救得了中國車企嗎?

本文核心觀點

1、吉利搭上了迴歸A股的改革順風車。

2、科創板能給具有科技潛力的企業提供更“觸手可及”的融資機會。

3、部分新勢力車企似乎遠未能“夠得着”科創板,但其上市前景並不悲觀。

4、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均已開始“搶灘”科創板。

2007年,和港股“新婚”不久的吉利汽車信誓旦旦許下誓言:不可能迴歸A股!

如今,吉利也難逃“真香定律”,或將成為第一家迴歸A股科創板的車企。

6月1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及於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一石激起千層浪。

“吉利股價一定會被炒上天。”億歐科創主編常亮表示,A股股價一向比港股溢價更多,科創板股票一定可以賣得掉,且賣得很貴。

科創板成立於2018年11月5日,於2019年6月13日正式開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其中有20家汽車相關企業。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程天琦

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更新了三大上市要求:行業、科創、市值與財務。三者與企業的研發投入、營業收入、淨利潤、經營現金流、市值、主營相關的發明專利密切相關,沒有一定硬實力的企業是難以達標的。

在科創板上市的20家汽車業相關公司均為上游中小型企業,平均市值僅為127.9億元。截至目前,還未有主機廠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出現,吉利汽車或將成為第一家“吃螃蟹”的汽車製造商。

吉利何以迴歸A股?

吉利搭上了迴歸A股的改革順風車。

根據之前的要求,已經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若要登陸科創板,市值不得低於2000億元。截至6月23日14時,吉利的總市值僅為1205億港元,與上市門檻相差甚遠。

不久前的一次調整,為吉利帶來轉機。4月30日,證監會將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市值門檻降至200億元人民幣。但要求申請企業必須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技術且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在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從2000億元到200億元,科創板的市值門檻直接打了一折,吉利順理成章達到了標準。但一個新的疑問出現了:吉利的技術力、創新力、競爭力達到標準了麼?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程天琦

“吉利既是中國本土品牌龍頭企業,又是充分國際化的企業。”吉利相關人士向億歐汽車表示,公司擬迴歸科創板既有利於鞏固和凸顯自身獨特優勢和地位,也能更好地嫁接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資源,助力公司未來長期發展。

“吉利作為活躍和創新型的民營整車企業迴歸科創板,意味着中國的資本市場更具國際化視野和吸引力,更能為中國具有國際化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企業起到資本助力作用。”凱聯資本聯合創始人李哂時認為,中國企業的未來機會在於創新能力和全球化能力。

科創板為何“真香”?

科創板讓中國汽車業看到了新的機會。

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單一汽車市場。但截至今日,合資品牌仍然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主力軍。2020年前5個月,中國品牌銷量僅佔乘用車市場的37.1%,累計銷量前五的廠商中僅吉利一家中國品牌。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車企實現超車的新賽道。但就當下而言,在特斯拉麪前,中國車企“一個能打的都沒有”。2020年前5個月,特斯拉Model 3在華累計銷量達3.1萬輛,排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第一位,接近第二名與第三名的銷量之和。

特斯拉Model 3/特斯拉官方

科創板對於企業科技創新的硬性條件規定,不僅推動傳統企業加速轉型,還促使新型科技企業強化創新能力。此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有利於其科技屬性和企業實力的認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時,科創板能為具有科技潛力的企業提供更“觸手可及”的融資機會。

“打通境內A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於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佈局‘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吉利方面表示。

誰夠得着“科創板”?

在吉利這樣的傳統車企之外,造車新勢力們心中也燃起了登陸科創板的小火苗。

“連續虧損16年的特斯拉依然能夠長期在美股融資,中國科創板對於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放寬,”常亮表示,“造車是一項回報週期極長的產業,若不能夠給造車新勢力提供很好的融資渠道,中國也不會有特斯拉般強大的車企。”

4月29日,蔚來中國獲合肥70億元的投資,不僅脱離了資金短缺的困境,還搖身一變為“地方國企”。這70億元並非那麼好掙,雙方在協議中明確指出:蔚來需在2025年前在中國二次上市。

“蔚來中國落地後將打開人民幣融資渠道。”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此前的財報會議上也表示,從蔚來中國角度而言,其當然具備在中國資本市場IPO的可能性。

合眾汽車旗下哪吒U/合眾汽車官方

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作為一個尚未盈利的羣體,造車新勢力通過上市募資緩解量產的資金壓力,登陸美股或者科創板是造車新勢力難以迴避的抉擇。”

部分新勢力車企似乎遠未能“夠得着”科創板,但其上市前景並不悲觀。

“除了生物醫藥類,還沒有虧損的企業登陸過科創板。”常亮認為,虧損的造車新勢力若要登陸科創板,需要等待有關方面開闢“綠色通道”。

李哂時認為,整車企業的成長不僅需要企業團隊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巨大的資本助力,“數百億人民幣只是個起點”。他相信,二級市場將為整車企業的成長提供支撐。

除了主機廠,不少汽車零部件廠商也對科創板“躍躍欲試”。

3月13日,均勝電子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擬對旗下智能車聯業務運營主體寧波均勝普瑞智能車聯有限公司和 Preh Car Connect GmbH重組後分拆上市。不出一個月,均勝電子子公司均普智能在3月31日確定IPO板塊為科創板。

3月31日,孚能科技成功過會,或將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6月1日,與豐田緊密合作的億華通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説明書,欲募資12億元,主要用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等項目;6月2日,MEMS傳感器公司敏芯微確認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均已開始“搶灘”科創板。

中國車企準備好了嗎?

科創板既是美味的蘿蔔,也是嚴酷的大棒。

對於還未上市的企業來説,科創板上市門檻較低。但上市意味着需要定期對外披露公司的主營業務、財務狀況等信息,並時刻接受外界監督,這並非一件易事。

蔚來有前車之鑑,其在紐交所募資數十億美元,但因為在財報中透露鉅額虧損,其股價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紅線。

RECOMMEND

推薦閲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2 字。

轉載請註明: 科創板救得了中國車企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