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採購方“賒賬”營收淨利“雙降”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作為A股市場"借殼新規"後的首家上市公司,卓郎智能上市四年來的股價和經營表現較差。這背後所隱藏的,既有經營模式造成財務上的"灰色地帶",也有公司缺乏增長點所面臨的長期困境。

允許採購方“賒賬”營收淨利“雙降”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投資者網》王柱力

2020年12月18日,卓郎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郎智能",600545.SH)發佈了關於2019年財務審計問題的"消保公告",用了近一年時間,公司最終消除相關不利影響。但其應收賬款高企,以及"掛賬"交易嚴重等問題,恐怕還需更長時間解決。此外,公司從海外收購了先進技術,但這些設備不僅出海艱難,還要面臨匯率引起的財務狀況波動。針對以上問題,公司給予了較為認真的答覆。

資金"先收後退"模式

審計機構普華永道中天的報告顯示,2019年,卓郎智能的關聯方利泰醒獅向公司採購設備,或因資金鍊問題,利泰醒獅擬用"定向投資"和"定向融資"獲得款項進行支付。款項未落實前,利泰醒獅先用自有資金支付,待資金到位並支付後,卓郎智能再退回原有的資金,如此一進一出,雙方全年資金往來共計約26億元。

公司官方稱,利泰醒獅並非向境內公司購進設備,而是向卓郎智能境外子公司採購,需支付外匯。申請大額外匯需較長時間,所以利泰醒獅先將貨款給境內公司,待用外匯支付完成後,境內公司再將資金退回給對方。除了兑換外匯的問題,這種資金"先收後退"的模式也是該公司交易中的常態。

卓郎智能處於紡織業中的上游,下游企業多為生產服裝或布料的廠家。業內專家表示,該類企業毛利不高,現金流長期承壓,加之職工數量龐大,工資開支亦需得到充足保障,所以設備採購款項有時就會捉襟見肘。

為採購設備,下游企業往往需向銀行貸款,而銀行方面又需要廠房和設備到位之後,以此進行抵押方能發放貸款。因此,銀行貸款進度遠落後於項目進度。客户往往先支付給卓郎智能一部分自有資金,待配套資金到位後,公司再退回先期支付的貨款。

表面上看,這是卓郎智能與下游企業分攤風險的"義舉",但由於每筆單據不是逐一支付而是統額支付,且退款並重新支付行為也缺乏協議,這也使得公司財務數據"撲朔迷離"。上述事件中,審計方就無法判定該資金是經營性資金往來,還是非經營佔用的情形。

對於關聯方利泰醒獅,公司向《投資者網》表示,"目前利泰醒獅各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情況良好,固定資產投資已逐漸進入尾聲。公司預計2021年關聯方銷售佔比將大幅度下降。與此同時,隨着紡機市場逐漸企穩,公司與國內戰略客户的洽談正在穩步推進中,未來該部分戰略客户的訂單轉化將對銷售收入有大幅貢獻。"

允許"賒賬"營收淨利"雙降"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資金"先收後退"的經營模式使卓郎智能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內,卓郎智能應收賬款不斷攀升,從第一季度37.34億元,增長至年中42.24億元,截至第三季度達到46.56億元。同期,公司賬齡結構也不甚健康,其應收賬款中餘額最大的兩項,為超過信用期3~6個月和超過信用期1年以上的貸款,規模分別約為17億元和13億元,而信用期內的應收賬款約為3.4億元。

此外,高額應收賬款也使得現金流承壓。2020年,除第二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值達11.94億元之外,第一季度淨流出12.43億元,第三季度淨流出3.93億元。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借款取得現金合計21.27億元,同比上漲67.08%。

雖然,卓郎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允許採購方"賒賬",但仍需面臨營收和淨利潤"雙降"局面。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36.7億元,同比下降36.98%;淨利潤虧損1.34億元,同比下滑136.4%;每股收益為-0.07元,同期行業平均值約為0.11元。據同花順平台數據,卓郎智能的每股收益尚不如已經"戴帽"的ST中捷。

允許採購方“賒賬”營收淨利“雙降”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圖1 公司淨利潤(來源:同花順)

允許採購方“賒賬”營收淨利“雙降”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圖2 公司營收(來源:同花順)

值得注意的是,匯率變動對公司影響甚大,僅2020年第三季度內的匯率變動,就為公司增加約7886萬元,環比上漲約760%。據2020年中報數據短期借款顯示,公司的歐元保證借款約合人民幣4.4億元,同期人民幣保證借款約為7.5億元,歐元借款金額超人民幣借款金額58%,另外還有摺合人民幣近1億元的歐元質押借款。

不難看出,卓郎智能的現金財務狀況將隨着國際間匯率漲跌而"大起大落"。對此,該公司也提到"各種匯率變動具有不確定性","可能對其未來年度盈利造成一定影響"。

產品出海困難

卓郎智能之所以存有大量外匯資金,主要是由於其子公司、孫公司多在境外。

實際上,早在上市前,該公司已經開始收購優質海外資產。2013年通過併購,獲得了歐瑞康公司的天然纖維紡機業務和紡機專件業務,其中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卓朗公司(Saurer)",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旗下主要孫公司,即為地處瑞士的Saurer AG,參控比例為80.65%。

不過,"出海難"仍然是卓郎智能需要面對的問題。公司披露,去年上半年,公司在國內收入達約12億元,同期對印度收入約合人民幣1.2億元,只相當於境內收入10%。相比上一年同期不僅沒增長,還下滑了超55%;包括越南在內的亞洲其他地區合計約人民幣3億元;公司海外業務發展最快的是土耳其,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104.4%,收入增加超過1倍,但總體規模不大,僅2.3億元。公司手握上游設備,卻難以走出國門,

儘管如此,在Wind和同花順平台上,卓郎智能還是關聯了"一帶一路"概念,而這一概念下的"巨力索具"和"振華重工"早已順利出海。

不言而喻,卓郎智能面臨的內控風險和經營現狀,也打擊了二級市場上投資者的信心。2020年全年,公司股價一路震盪向下,去年3月初尚能達到約6.7元,而今年1月8日收盤僅為3.21元。股價從去年的最高點縮水 52%, 市值縮水超過56億元 。若相比於2017年達到的15元高點,目前公司股價縮水80%。

不過,卓郎智能對未來仍然有信心,相關方面答覆稱:"公司開始全球化的採購模式,降低了採購成本。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着手進行供應鏈整合,同時配合生產佈局向亞洲轉移的戰略,在中國、印度及其他低成本地區篩選優質供應商,逐漸取代部分在歐洲的零配件採購。因此,在近幾年,卓郎智能的機器設備及輔助產品的毛利逐漸上升。"公司還表示:"經營重心進一步向亞洲轉移,利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以及一系列中國與周邊國家雙邊互惠協議簽訂的有力契機,進一步加大亞洲除中國外市場的開拓力度。"(思維財經出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5 字。

轉載請註明: 允許採購方“賒賬”營收淨利“雙降”卓郎智能股價腰斬如何突破困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