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指調整編制方法引熱議 上交所:將充分聽取市場意見

中新經緯客户端5月30日電5月29日晚間,針對近期市場頗為關切的上證綜指編制方法調整這一話題,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了回應。

上交所表示,上交所始終關注市場關切。一直以來,上交所協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本着科學、客觀、開放的態度,持續跟蹤國際指數編制方法的發展趨勢,在不斷徵詢市場意見建議的同時,對指數功能的完善進行了深入研究。基於我國投資者結構和上證綜指獨特的標誌性地位,指數的調整優化需要審慎評估、綜合考量。

下一步,上交所在研究上證綜指編制方法的完善方案時,將充分聽取市場各方意見並借鑑國際最佳實踐經驗,在修訂指數表徵功能的同時,應儘量保證與現有指數無縫銜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

近日,先是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建議適當調整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法,隨後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滬指失真問題應引起充分重視》,認為上證綜指表徵性有待提高。一直被人們稱為“大盤”的上證綜指,開始被人們質疑能否真實的反映出“大盤”的實際表現。那麼上證綜指真的“失真”了嗎?投資者們又該如何看待上證綜指呢?

上證綜指為何“失真”

“十年前大盤3000點,十年後大盤還是3000點。”經常炒股的股民,對於這句帶有調侃意味的句子並不陌生。大盤指的是上證綜指,也是狹義的上證指數概念。自從1991年上證綜指發佈以來,資本市場的股民們已經習慣使用這一指數,來觀察上交所股票,甚至於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

然而近日,上證綜指長期不漲的現象,也引來了資本市場專家們的熱議。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滬指失真問題應引起充分重視》一文中提到,2000年上證總市值約3萬億元,2019年底已達35萬億元,同期GDP從10萬億元到99萬億元,兩者都是10倍左右的增長,幅度相當。以滬市總市值來看,經濟總量的增長是得到了充分反映的,但為何滬指數卻總是不漲?在李迅雷看來,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由於上證綜指的表徵性還有提高的空間。

綜合李迅雷以及多數認同上證綜指“失真”的市場人士觀點,可以發現,上述人士認為上證綜指的編制方式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存在不合理之處、二是加權方式出現問題。

據中證指數公司官網顯示,上證綜合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組成樣本股,包括A股和B股,指數以總股本加權計算,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整體表現。具體計算方式,是報告期樣本股的總市值除以除數乘以100,得到報告期指數。2007年1月6日起,新股於上市第十一個交易日開始計入指數。

對於這一編制方式有哪些問題?中國石油的案例很典型的説明了人們的質疑。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在上交所上市,上市首日總市值一度超過7萬億元,並在上市第11日以39元/股的價格計入上證綜指,然而如今股價跌至4.25元/股,總市值不足8000億元,而這蒸發的6萬多億市值明顯拖累了整個指數的表現。而且自2014年以來,受新股發行定價、上市首日漲跌幅等制度變化的影響,新股上市往往會出現連續幾日的漲停,而這一期間的漲幅幾乎和上證綜指無關,反而是在新股將要開始下跌之後,才被上證綜指所納入。

此外,因為上證綜指的加權方式是總市值加權而非流通市值加權,像中國石油這樣的大市值公司,大部分的股份由國家持有,並不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因此蒸發的6萬億元市值,大部分並非股民所有,但是卻對指數的表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反過來説,因為股價由流通股份的交易所決定,這就意味着少數流通市值的變化,決定了中國石油總市值的變化。

對於上述的問題,李迅雷認為,監管層可以借鑑國內外的成熟經驗,對上證綜指進行優化新股計入時間,將加權方式由總股本加權改為自由流通股本加權等調整。

需要修改上證綜指的編制方式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是否該對上證綜指的編制方式進行調整的問題,市場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觀點。

“我並不認為目前的上證綜指‘失真’了,因為指數的不同計算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側重點,沒有一種計算方式是完美的。而且從現在的滬市來看,我認為整體上符合上證綜指的表現,我們不能説看到茅台等一些少數股票一直漲而上證綜指不漲,就認為其失真了,事實上確實有很多股票沒漲,所有股票平均下來就是這種情況。”國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李世彤對中新經緯客户端説道。

在李世彤看來,無論是用自由流通股代替總股本來進行加權平均計算,還是修改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也都無法全面反應股市的真實情況。“一方面,流通股之間其實也存在區別,許多流通股因為被質押,或者被國家持有等原因,實際上也並未在市場上真正流通;另一方面,確實存在新股連續漲停的情況,但是對於市場上的大多數投資者來説,真正能買到新股的時候也往往是在新股連續漲停至開板後,這時候購入新股大概率是虧損的,因此指數被新股拖累其實也反映了投資者的投資情況。”

在李世彤看來,如今的上證綜指,投資者已經使用多年,修改指數無疑會給人們帶來影響。比起調整現有指數的編制方式,不如推出新的指數。因為不同計算方式的指數反映的市場信息不同,多推出幾種指數,也能夠讓市場上的信息更加完善,讓人們有更多的參考。

此外,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指出,:“我們一般談綜合指數,但國際上主要看樣本指數。美國指數,樣本越大的,其實也一樣漲得較慢。比如道瓊斯指數,包含的公司樣本少,又不斷調,這個成分指數漲得就很快;但是比如標普500,漲得就相對較慢。”

新加坡五福資本創始人兼CEO伍治認為,“指數漲跌受市值最大的公司影響最大,這不是A股獨有的缺點。美股中蘋果、微軟等股票的價格波動對標普500指數造成的影響遠遠高於其他小市值公司。”

“鑑於上證綜指多年徘徊在3000點上下的走勢,此時如監管部門對滬指編制進行調整,可能馬上就會面對‘換掉温度計’‘手動調指數’之類的輿論質疑。這也是監管部門的一個重要考量。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説道。

上證綜指對股民有哪些價值?

上證綜指如果重新編制,會對於股民有哪些影響呢?從實際的經濟利益來看,上證綜指的改變,確實會通過指數基金間接的影響到股民的收益。

事實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12月2日發佈了上證流通指數,該指數採用的加權方式為市值加權自由流通市值加權分級靠檔方式編制,整體來看,這一指數的編制方式更加符合當前的呼聲,而也確實比上證綜指更加具有“賺錢效應”。

中新經緯查詢Wind數據發現,截至5月29日收盤,上證流通指數年內跌幅為4.95%,較上證綜指6.48%的跌幅要小,而對比十年前的收盤點位,上證流通指數上漲了25.28%,而上證綜指同期的漲幅僅為9.12%。

但需要注意的是,跟蹤上證綜指的基金其實並不多,中新經緯查詢Wind數據發現,所有公募基金中,目前僅有富國上證綜指ETF、匯添富上證綜指、富國上證綜指ETF聯接三隻基金跟蹤上證綜指。因此,上證綜指調整編制方式給投資者帶來的影響,主要還是在參考價值方面。

對此,李世彤認為,“一般來説,我們主要是把大盤指數當成一個趨勢點來參考,當大盤漲得太高的時候,意味着股市整體下跌的概率較大,反之亦然,而這時候你手上的股票可能也會隨着整體的趨勢波動。但是必須提到的是,如今投資者的收益率更決定於個股的選擇,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股票會走出獨立的行情,因此從戰略來看,投資者還是應先選股,然後再戰術上再來參考大盤的點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85 字。

轉載請註明: 上證綜指調整編制方法引熱議 上交所:將充分聽取市場意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