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者,當聽説國內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的京東物流要收購你們,肯定很興奮對不對?但當聽説京東物流要用一個價碼連你手中股票都要買過來實現要約收購,然後讓上市公司退市,你接受嗎?
德邦股份(603056.SH)的投資者正在面臨這樣的選擇。結果卻出乎意料,截至8月25日,德邦股份的3萬多股東中只有37個(户)股民願意被要約收購,呈現一邊倒的局面。簡言之就是“投我可以,退市沒門”。這背後有何隱情?
原來,就在8月24日,德邦股份對外公佈半年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01.63%,特別是今年二季度,德邦股份歸母淨利潤為1.74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459.25%。強勁的增長數據,讓德邦股份迅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香餑餑,無論是大户還是散户,都開始惜售了。當天就有原本同意要約收購的995.6萬股股份被撤回。
通過財報的驗證,外部分析認為,在經過經營改善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共同驅動下,德邦股份的基本面發生了轉折。這種轉折,讓投資者認為德邦股份未來有更大的可能性,手中的股票價值也許遠不止京東物流所給的要約收購價。
客觀而言,前些年快遞快運行業的競爭白熱化,德邦股份的淨利潤在2021年也呈現下滑。那麼,今年中報的亮眼業績又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德邦股份後發現,背後是行業競爭漸趨良性、頭部壁壘深厚、公司發力成本費用管控等因素綜合影響。
離德邦股份投資者是否接受要約收購還有最後的幾個交易日,到8月31日,屆時如果有超過佔比10%股份社會公眾股股東不接受要約收購,德邦股份依舊可以維持上市地位,在交易所繼續交易,反之,低於10%,則德邦股份會退市,這意味着接受要約收購的投資者最終股價賣出價格定格在13.15元。
實際上,對於德邦股份的投資者來説,接受要約或不接受,最核心的判斷即是未來的德邦股份估值會不會超越13.15元每股。
截至8月25日收盤,德邦股份的股價為13.19元,8月26日開盤,德邦股份繼續上漲,從這個角度看,面對德邦股份業績出現轉折且目前股價已經超出要約收購價的現狀,投資者似乎不難以做出選擇。
畢竟,從商業歷史上的收購案來看,沒有明顯溢價的要約收購價,吸引力都會下降。
德邦股份為何突然行了?德邦股份的半年報業績可謂耀眼,上半年同比增長5倍,二季度修復最為快速,同比增長了30多倍,歸母淨利潤達到了1.74億元。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要知道在2021年歸屬淨利潤只有1.4億元,不及今年二季度一個季度的利潤。
我們研究了近期行業趨勢和德邦股份的基本面,試圖釐清背後的邏輯。
先看宏觀趨勢,物流行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整體發展與企業生產、貿易流通密切相關,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宏觀經濟增長的協同性高。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為14.6%。可以説,宏觀好,則物流好。
今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反覆,給宏觀經濟造成壓力,隨着國內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統籌效果的顯現,下半年宏觀經濟正常運轉是大概率事件,這意味着物流行業也會步入復甦通道。
再看行業環境,毋庸諱言,過去的兩年,快遞行業進入了一個“白刃化”的競爭時期,特別是個別快遞企業攜資本打價格戰,讓全行業承壓。
顯然,價格戰甚至低於成本的價格戰,既不能持久也不健康。所以,相關監管機構對此進行了干預。比如,《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就提出,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隨着監管的效應顯現,2022年二季度開始,各家快遞公司單票價格同比增速有所提升。以德邦股份為例,二季度,德邦股份快遞業務公斤單價同比增長1.85%,快運業務公斤單價同比上漲8.69%。這對公司的利潤增厚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由此,物流行業有望從價格無序競爭格局演化到拼服務質量的良性競爭環境。這對直營模式、一直強調客户體驗的德邦來説是好事。
2022年上半年,在行業11 家主要快遞公司中,服務項指標德邦快遞穩居行業前列,綜合排名平均位居行業第二。這是德邦長期堅持直營模式以及大件基因所帶來的護城河壁壘。
此外,業績的迅猛增長,往往有一個業務充當增長極給公司帶來成長性。
對於德邦來説,快遞業務無疑充當了這個角色。
以大件“快運”業務起家的德邦,敏鋭地洞察到了快遞業務的賽道前景,於是在2013年開始佈局快遞業務,並在2018年將品牌名稱改為“德邦快遞”。憑藉深耕零擔多年,積累的豐富大件配送經驗,德邦迅速在大件快遞上趟出一條路。
截至今年半年報,德邦股份的快遞業務收入達到97.65億元,同比增長6.51%,其中二季度快遞業務收入增速為11.51%,佔公司收入佔比已經達到了65.97%,成為了公司收入的新增長極,以此打造德邦股份的第二增長曲線。
而在京東物流成為德邦股份控股股東後,京東的電商能力將進一步與德邦的快運、快遞能力相互賦能。
這幾年,家電產品線上渠道銷售滲透率不斷增大,從2014年佔比11%擴大到2021年的52.9%。家電產品的線上銷售,顯然對大件快遞提出了新的需求。
作為家電線上銷售的領頭羊電商,京東藉助德邦的大件快遞能力自是水到渠成。
海通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家電、家居產品特殊性,末端的配送、安裝、維修服務要求更高,需要專業團隊保證統一標準化服務質量,因此在物流價格相對貨物價值合理的情況下,用户傾向於優先選擇服務質量更高的配送企業。德邦無疑是大件領域內高端市場的主要玩家。而通過京東龐大的銷售前端需求,德邦股份的大件快遞業務亦將大大獲益。
綜上,無論是宏觀還是行業,亦或是自身業務能力建設,德邦股份都進入了一個紅利期。由此,業績的反彈便是收穫的結果了。
京東物流要約收購吸引力下降,股民一邊倒不接受要約除了業績基本面,德邦股份的投資者在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還需要關注一件重大事項,那便是京東物流旗下公司京東卓風發起的要約收購進入最後收尾期。這筆要約收購涉及的股份為2.77億股,佔比德邦股份26.98%。
所謂“要約收購”,是指一方在實現控股一家公司後,應對剩下持股的投資者發起要約收購。通常,收購方會給出一個收購價格,由投資者來決定要不要以這個價格賣出手中的股份。
按照A股的規則,如果有超過佔比德邦股份10%股份的投資者不接受要約收購,則德邦股份可以繼續上市,否則德邦股份將要退市。
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已接受要約的股份數量僅有54142股,佔總股本比例僅為0.0053%。值得一提的是,當天約有995.6萬股股份被撤回接受要約收購。可見,在德邦股份發佈中報後,絕大多數持有德邦股份的投資者選擇了觀望或不接受要約收購,呈現一邊倒的局面。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很好理解,資本是逐利的,投資者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做出選擇。面對京東方面給出的13.15元每股的要約收購價,投資者需要預估如果不退市,德邦股份未來的股價會不會超過這個價格?
如果答案是確定的,甚至預期公司股價將會大幅超過這個價格,那麼,投資者便不會接受要約收購,以博得將來更大的收益。
從資本市場的視角,影響投資者預期有兩個核心要素,一個是現在,一個是未來。
就現在而言,德邦股份在8月25日的收盤價為13.19元,已經超過京東物流給出的13.15元的要約收購價,投資者自然不會選擇要約方式出售手中的股票。
就未來而言,德邦股份在二季度取得了增長30倍的歸母淨利潤,且公司的快遞業務目前體量已足夠大,單價的提升將對業務盈利能力的改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再疊加公司成本費用管控成效明顯及與京東收購後的業務整合預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為德邦股份基本面將得到改善。
資本市場是稱重機,最終股價會反應真實的價值,如果德邦股份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其估值也會越來越高。這也是截至目前,很多投資者尚未接受要約收購的原因之一。
離最終的要約收購窗口期8月31日只剩下最後幾天,目前的要約價也難言吸引力,想要出售手中股票的投資者自然會選擇在這幾天以更高的價格在二級市場賣出,而不會等到幾天後再以13.15元的價格出售給京東。當然,德邦股份能否保持上市地位,不到最後一刻,一切都有待揭曉。
中報還顯示,德邦股份擬聘任黃華波為公司總經理,聘任左高鵬、羅琪、丁永晟為公司副總經理。這其中,擁有京東背景的丁永晟將擔任公司財務總監,其餘負責公司產品及運營高管全部為德邦股份本部員工,在德邦具有多年工作經驗。
誰最瞭解一家公司?顯然是公司的高管和“老人”,大批德邦股份“老人”選擇留守,信號已經非常明顯了。
“時間會獎勵長期主義者”。這句話這德邦股份的投資者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