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藥界“新貴”高歌猛進 榮昌生物登陸科創板開啓“A+H”時代

中國生物藥界“新貴”高歌猛進 榮昌生物登陸科創板開啓“A+H”時代

3月31日,榮昌生物製藥(煙台)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碼:688331;港交所代碼:09995)登陸科創板,正式挺進“A+H”時代。

中國生物藥界“新貴”高歌猛進 榮昌生物登陸科創板開啓“A+H”時代

2020年11月9日,榮昌生物在港交所上市,以5.9億美元創下當年全球生物技術IPO募資最高紀錄。去年6月,維迪西妥單抗在國內獲批上市,榮昌生物成為中國ADC的領先者。在此之前,泰它西普已先一步在國內獲批上市,成為全球首款雙靶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生物新藥。而引發中國生物藥界刷屏的,則是維迪西妥單抗以高達26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最高超過百分之十五的梯度銷售提成“出海”。

榮昌生物,作為中國生物藥界的“新貴”,已成為創新藥企突出重圍的先鋒軍。

商業化全面起勢

商業化是檢驗創新藥企硬實力的“試金石”。

2021年3月、6月,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先後獲批上市,並於同年底雙雙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至去年底,榮昌生物已有泰它西普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維迪西妥單抗用於治療晚期胃癌、尿路上皮癌的適應症等三大適應症獲批上市。榮昌生物商業化由此全面開啓。

迄今,距挺進國家醫保目錄僅3個月,最新招股書顯示,兩款新藥市場銷售將實現大幅增長。“放量非常迅速。”榮昌生物CEO、首席科學官房健民説:“加上這兩個藥本身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優勢,我們對後續商業化表現很有信心。相信隨着醫保的落地執行和患者可及性的提高,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市場充滿了想象空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國內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市場達到3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增加至32億美元;胃癌藥物2020年市場規模達43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79億美元,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28億美元;尿路上皮癌治療藥物2020年市場規模1.7億美元,預計2025年增至9億美元,2030年增至18.1億美元。

對此,手握重磅產品的榮昌生物雄心勃勃,早在3年前就着手組建國內商業化團隊,目前,包括醫學、市場和銷售在內的自身免疫、腫瘤兩大商業化團隊已達數百人,覆蓋了國內多數省份的上千家醫院。

中國生物藥界“新貴”高歌猛進 榮昌生物登陸科創板開啓“A+H”時代

在國內緊鑼密鼓自建團隊的同時,榮昌生物加快了國際合作的步伐。

2021年8月,榮昌生物與全球知名生物製藥公司西雅圖基因就維迪西妥單抗達成全球(亞太地區僅含新加坡、日本)海外授權交易合作協議,獲得高達26億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最高超過百分之十五的梯度銷售提成。

License out帶給榮昌生物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交易款,還意味着廣闊的海外市場。據介紹,目前,榮昌生物國際商務開發團隊就泰它西普正在與全球眾多跨國製藥公司交流,尋求合作。

新藥研發及商業化對於資金的需求均頗為依賴,榮昌生物此次登陸科創板募集資金26.1億,將用於新藥產業化、抗腫瘤抗體新藥和自免及眼科抗體新藥研發,及補充營運資金。這意味着,在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募資5.9億美元之後,榮昌生物再獲研發和商業化的資本助力。

目前,在產能和生產設施建設方面,榮昌生物投資20多億元建設的一、二、四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已建有包括21個2000升一次性袋式生物反應器在內的細胞培養、純化、製劑及灌裝等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投資40億元建設的三期工程將於今年起陸續啓用,計劃於2025年將原液總產能擴大至82000升。龐大的生產潛能,將令榮昌生物的商業化生產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差異化“淬鍊”管線競爭力

Insight數據庫顯示,中國創新藥IND申報數量雖然由2018年超過200項爆發式增長至2021年的644項,但大部分都集中在熱門靶點。以國產PD-1領域為例,2018年,首個國產PD-1特瑞普利單抗獲批,4年後的今天,全球在研/已上市的PD-1產品共有114個,中國有61個,佔比53.5%,賽道擁擠不堪。

業內人士指出,內卷帶來的危機感,隨着2021年《以臨牀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的發佈愈發強烈。直面競爭,藥企不僅要從Me-too轉向Me-better,更要變成有臨牀價值需求的Best-in-class甚至是First-in-class。差異化創新成為生存之道。

成立於2008年的榮昌生物,從創立之初就堅持以臨牀價值為導向,致力於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原創性的、有差異化的生物藥,將疾病領域鎖定為自身免疫、腫瘤科和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多款產品有望做到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

泰它西普首個獲批上市的適應症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這是B淋巴細胞介導的很嚴重的致殘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過去60年,美國FDA僅批准過一款治療SLE的生物藥,現有治療手段多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激素類藥物,長期使用毒副作用較大,迫切期待新的治療藥物。泰它西普作為全球首款雙靶點治療SLE的生物新藥,高劑量組治療48周的該病反應指數(SRI)顯著高於安慰劑對照組(79.2%vs32.0%),對SRI的改善程度明顯好於目前已上市的生物新藥,是SLE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

由於泰它西普具備雙靶點的獨特機理,即同時靶向與B細胞介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的兩個重要細胞信號分子BLyS及APRIL發揮作用,這使得它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之外,有潛力治療更多B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泰它西普正在就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進行多項臨牀試驗,包括用於治療視神經脊髓炎(NMOSD)、類風濕關節炎(RA)、乾燥綜合徵(SS)、IgA腎病、多發性硬化症(MS)和重症肌無力(MG)等的Ⅱ/Ⅲ期臨牀試驗。

業內人士表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針對T細胞有全球“藥王”修美樂(阿達木單抗),但針對B細胞還沒有很大的藥物。數據顯示,2021年阿達木單抗全球銷售額達206.92億美元,連續9年蟬聯全球藥物銷售額第一名。泰它西普因其全球首創的雙靶點獨特機理及世界領先的試驗數據,或有機會衝刺B細胞領域的全球“藥王”。

不僅僅是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作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獲批上市的ADC創新藥,更是為榮昌生物贏得了中國ADC領域的領先者地位。這款被西雅圖基因公司看好的ADC新藥,由於臨牀療效顯著優於現有治療手段,成為目前唯一一款獲得美國FDA和國家藥監局雙重突破性療法認定的國產ADC創新藥。

據悉,突破性療法認定,由美國藥監局於2012年首創,由於強調相對現有療法的突破性,提出認定申請的藥物必須拿出具有明顯優勢的臨牀數據,在臨牀療效上實現“真突破”,在美國通過申請的難度極大,獲得美國和中國兩國雙重認定的國產新藥更是少之又少。維迪西妥單抗不僅拿到了尿路上皮癌適應症的中美雙重突破性療法認定,還獲得了國家藥監局授予的乳腺癌適應症突破性療法認定。

適應症拓展上,招股書顯示,維迪西妥單抗正就治療多種實體瘤進行臨牀試驗,包括用於治療胃癌的Ⅲ期確證性臨牀試驗、用於治療尿路上皮癌的確證性臨牀試驗、用於治療HER2低表達乳腺癌的Ⅲ期註冊性臨牀試驗。乳腺癌、膽管癌、肺癌、婦科腫瘤、黑色素瘤等其它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適應症臨牀研究也在如期推進中。

除在自身免疫、腫瘤領域的重磅產品外,榮昌生物還在眼科領域佈局了一款具有同類首創First-in-class潛力的VEGF/FGF雙靶點的創新融合蛋白產品RC28,用於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黃斑水腫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3種眼科疾病的臨牀研究處於Ⅱ/Ⅲ階段。

相比於其他已上市或在研的單靶點VEGF抑制劑產品,RC28差異化競爭優勢顯著。特別是對於糖尿病黃斑水腫,國內尚無針對此適應症的同類藥物上市,泰它西普有望填補該領域治療空白。

為打破中國生物製藥公司易受產品市場空間不夠和單一產品風險影響的怪圈,榮昌生物持續進行大規模研發投入,2018年至2020年研發投入的複合年增長率46.70%。同時,組建了一支以房健民博士為核心,由30餘名國家特聘專家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千餘人的新藥研發註冊隊伍,自主開發出抗體融合蛋白、ADC、雙抗等三大國際領先的技術平台,具備了強大的持續性新藥項目輸出能力。迄今,公司已開發20餘款候選生物藥產品,其中10餘款候選生物藥產品處於商業化、臨牀研究或IND準備階段,均為靶向生物創新藥;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7款產品正在開展用於治療20餘種適應症的臨牀試驗,今後每年會有數個新藥申報臨牀。

僅以ADC管線為例,作為國內少數擁有全面集成ADC平台的生物製藥公司之一,榮昌生物基於該平台不斷完善、優化ADC產品管線,先後已有多款產品進入臨牀研究或獲批上市。

分析人士預計,未來伴隨着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等爆款產品臨牀價值的釋放,以及具有競爭力在研管線產品的快速推進,榮昌生物有望在“A+H”資本市場贏得廣泛關注,估值通道有望持續上升。

國際化:逐鹿全球的野望

“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榮昌生物以此作為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背後是其逐鹿全球的國際化視野。

十四年間,一個由成熟企業家、優秀科學家以及頂級臨牀註冊、生產和質量管理領域專家組成的榮昌生物國際化團隊已經形成。CEO、首席科學官房健民,加拿大戴豪斯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先後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等國際頂尖雜誌,在海外有着多年的生物創新藥研發經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新藥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完整經驗的生物製藥企業創始人。首席醫學官何如意博士領導榮昌生物全球臨牀註冊醫學團隊,是原CDE首席科學家,在加盟榮昌生物之前曾在美國FDA任職17年,熟知中國、美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審查規定及審批程序。總裁傅道田領導榮昌生物生產及質量團隊,曾擔任Genzyme研發副總裁,擁有生產5種候選藥物的成功經驗。榮昌生物另外設立了一個由全球知名關鍵意見領袖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除房健民、何如意外,還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博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arsha A. Moses博士、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Lorne Babiuk博士,陣容豪華。

為推動國際化,榮昌生物先後在中國煙台、上海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立3個研發中心,在中國北京設立了境內臨牀及註冊申報中心,並在美國華盛頓市附近建立了全球臨牀及註冊分支機構,統籌安排、系統推進國內外註冊進程,確保IND申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等關鍵環節的快速推進。至此,榮昌生物完成了從藥物的早期發現、臨牀前研究直到臨牀開發、註冊的全球化佈局。

作為一款在全球具有巨大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產品,泰它西普被寄予厚望。為推進泰它西普全球臨牀研究,榮昌生物請來了Joan Merrill,著名風濕病學家、美國狼瘡基金會臨牀發展首席顧問、俄克拉荷馬州狼瘡患者人羣組織負責人。從2018年開始,Joan Merrill博士就以泰它西普SLE適應症全球研究的協調研究者身份,為榮昌生物制定SLE全球研究方案提供了諸多建議。這讓泰它西普的全球臨牀研究圖景變得更加立體豐滿。

泰它西普的全球征途推進的確令人鼓舞。通過中國Ⅱ期SLE臨牀數據和I期IgA腎病臨牀數據,泰它西普分別獲得了美國FDA SLE Ⅲ期臨牀許可和IgA腎病II期臨牀許可,且SLE適應症獲得了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資格。目前,泰它西普用於治療SLE的國際大三期臨牀試驗已經開始,美國Ⅲ期首例患者入組工作預計今年不久後完成。而在年前,泰它西普治療IgA腎炎的美國Ⅱ期臨牀試驗已完成首例病人入組給藥。

在西雅圖基因獲得在榮昌生物區域(即除日本、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亞洲地區)以外地區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後,維迪西妥單抗的全球化推進同樣取得了巨大進展。美國FDA已同意維迪西妥單抗用於治療尿路上皮癌的Ⅱ期註冊性臨牀試驗方案,通過加速審評在美國申報。目前該項試驗處於全球臨牀中心啓動準備階段,預計今年不久後完成首例患者入組。

作為產品國際化的基礎設施,生產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的搭建同樣關鍵。為此,榮昌生物傾力打造符合全球GMP標準的生產體系,不僅獲得了美國FDA的認可,還通過了歐盟質量受權人的審計,相關產品已運往美國用於當地臨牀試驗。

此外,榮昌生物還在20多個國家或地區累計擁有85項已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4項),並有超過140項在申請專利,為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等產品構築起全球競爭的專利護城河。

業內人士指出,從深謀遠慮的戰略制定到團隊搭建,從全球化佈局到國際多中心臨牀的推進和支撐體系的建設,榮昌生物的國際化正在系統性地穩步推進。而今天,隨着登陸科創板,獲得“A+H”資本市場助力的榮昌生物,國際化進程必然因此加速,中國生物藥界新貴“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目標實現,值得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0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生物藥界“新貴”高歌猛進 榮昌生物登陸科創板開啓“A+H”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