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虛假促銷殃及“618”

別讓虛假促銷殃及“618”

近期,一個火熱項目即將啓動,預估規模將達5000億元――這就是“618”電商促銷。作為上半年最受關注的電商大促,今年各大電商平台花裏胡哨的玩法少了,促銷力度更大,有可能成為歷年來優惠力度最大的“618”。

今年“618”意義特殊。近幾年電商大促的吸引力逐漸下降,微博上類似“中消協公開課提醒618理性消費”的話題熱度不斷上升。對平台商家來説,“618”大促表面是讓利,實際是“回血”,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背景下,消費行業難得的大規模回籠資金的機會。各平台也需要一份酣暢淋漓的業績來恢復行業信心、點亮企業財報。消費者雖然價格敏感度有所增加,但依然有借大促囤點划算商品的需求,其消費潛力被激活。借這股東風,各地政府正積極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來刺激消費需求復甦。從某種程度上説,今年“618”不僅是電商平台秀肌肉的賽場,更成為共同提振社會消費的重要節點。此時,讓商家回血很重要、讓消費者買到實惠商品很重要,讓全社會看到中國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潛力更重要。

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容易。當前物流配送並未完全打通,客觀上會影響購物熱情;受疫情影響,不少商家經營困難,已承擔不起太多讓利空間;消費者手裏也沒有足夠鼓的錢包支撐衝動消費。在這種情況下,各平台密集出台措施為商家減負,希望商家儘可能拿出有吸引力的價格。此刻,商家也只有給消費者真實的優惠、更好的體驗,才能率先突出重圍。

要注意的是,更多優惠不等於“消費降級”,更不代表可以和消費者玩套路。過去幾年,複雜的促銷規則、先漲價再降價的“慣性”操作,消耗了消費者對電商大促的信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等,促銷價格應以本次促銷活動前7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市場監管總局曾在去年“雙11”前發文,禁止採取“先提價後打折”、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等違法方式開展促銷。此外,根據中消協去年發佈的“618”輿情報告,產品質量、假冒偽劣、配送質量等問題,拉低了消費者體驗。今年“618”是一場信心保衞戰,不能再出現涉嫌虛假促銷、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老問題,否則不但影響消費者體驗,得不償失,還涉嫌違法違規,將承擔法律責任;對可能存在的預售期過長、配送時效延誤等新問題,商家也要提前做好預案。

據報道,近期還是有平台商家提前10多天上調商品價格,以逃避“7日成交價”這一約束,有的商品價格幾天內竟然上調千元。對於這種行為,消費者可以固定證據後向當地消協組織或市場監管部門反映。各平台也應強化主體責任,加強巡查檢測,及時遏制商家違規行為,避免大促還沒開始,消費者就已經有失望情緒。目前,部分平台推出了“一鍵價保”功能,可幫消費者找出一定時間內買貴了的商品,並自動退還差額。這些便民措施應當獲得更顯眼的展示入口,並推廣到更多平台,用技術守護消費者的錢包,而不是讓消費者自己拿着計算器反覆算。消費者理性消費也好、衝動消費也好,首先應保證能讓他們放心消費。只有全社會共同營造、維護好放心消費的大環境,消費這駕馬車才能駛得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1 字。

轉載請註明: 別讓虛假促銷殃及“618”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