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碳中和”
對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有着重要意義
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
將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先給大家解釋下什麼叫“碳中和”
它是指把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
通過人為的方式
如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掉
從而使得釋放到大氣中的總碳量淨值為零
徐曉迪 攝
實際上,“碳中和”離我們並不遠
在接下來40年裏
它會影響我們的經濟和生活
改變我們生產和消費的方式
百年來,為了獲得電、熱等能源,人類早已習慣了以燃燒煤炭、石油為主的化石能源。但其產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氣體成為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的主因。因此,碳中和的目標首先指向了能源革命。
“我們現有的能源可以分為三大類,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化石能源,水能、風能、光能、地熱能和生物能等是可再生能源,此外核能也是一類新能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介紹,近年來,能源低碳化、無碳化已是國際大趨勢,碳中和的目標將直接促進我國新的能源體系構建和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
“現在有觀點認為,離碳達峯還有10年,我們碳排放還可以衝個高峯。然而,碳達峯不是衝高峯,而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礎步驟,這兩個目標本質就是低碳轉型。我國將由化石能源為主轉向非化石能源為主,這是又一輪深刻的能源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説。他指出,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在化石能源“富煤、缺油、少氣”的同時,一定要把豐富的非化石能源資源作為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碳中和目標測算,我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總能源需求中佔比要達到25%,這將促使我國逐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體系,長期以火電為主的電力行業將逐步減排。
“10年來,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生產成本在不斷下降,我國將擁有一個以非化石能源電力為主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這也要求電力系統的體制、機制、管理運行等方面隨之作出一系列革命性變革。”杜祥琬説。
趙芸 攝
與直接燃燒化石燃料相比,非化石能源電力無疑是不產生碳排放的清潔能源。對碳排放的“大户”——工業,杜祥琬指出,碳中和目標將促使我國工業走向電氣化,輕工業中的鍋爐、重工業如鋼鐵業的高爐都將逐步被電爐取代,各個地方也將抑制發展高耗能產業的衝動,節能、高效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詞。
對於交通運輸而言,也是如此。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發展迅速,隨着碳中和目標的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步伐只會越來越快。“交通行業減排有賴於綠色出行,我們將逐步建成美麗中國脱碳的交通能源體系。”杜祥琬説。
實現碳減排,建築同樣要跟進。清華大學教授江億介紹,未來,各地的居住、辦公建築建造和運行都要實現電氣化。各類建築的表面將盡可能安裝光伏設備,實現光能發電,並在建築中採用分佈式蓄電,同時利用周邊停車場通過智能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連接。建築內部將建成直流配電,並實現建築的柔性用電。而對於我國北方冬季集中採暖所造成的大量碳排放,也要通過技術探索來逐步進行電氣化取代,實現冬季供熱的零碳熱源。
“建築減排,電氣化是關鍵。”杜祥琬説,未來供暖、製冷、照明、烹飪、家電都要轉向電氣化,將催生更多節能減排的智能家居,甚至可以電力自發自用,“通過以上方式,我們將有一大批能源‘產消者’,不僅能改變和優化能源結構,還將培育新的業態和格局”。
此外,杜祥琬強調,工業、交通、建築等領域的有力減排和能源減碳,也將與“藍天保衞戰”協同推進,未來,我們將迎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公眾將會獲得更多藍天獲得感和幸福感。
章晨 攝
幾年前,流行着這樣一款網絡遊戲——根據你每天的吃喝拉撒和衣食住行,計算出你的碳排放。如今,隨着碳中和目標的明確,人人減排、綠色低碳的行為習慣無疑將進一步深度融入所有中國人的生活中。
杜祥琬指出,減少碳排放需要發展循環經濟,每個城市的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程度是其現代化的一個必備標誌。因此,為了減少垃圾填埋,令其高度資源化,源頭上的垃圾分類必須做好。“目前,我國一些城市進行了‘無廢城市’的試點,力求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未來,我們將走向‘無廢社會’。”杜祥琬説。
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路徑除了減排,還有增匯。而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就是一條有力舉措。可以預見的是,“加強植樹造林,提升植被覆蓋,讓大自然成為碳的搬運工”這樣的環保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並體現在行動中。此外,杜祥琬指出,碳交易、氣候投融資、能源轉型基金、碳移除和碳利用技術等引導碳減排的政策工具和新技術特點,也將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和產業發展機遇,影響着廣大公眾的生活。
在許多與會科學家看來,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確立所涉及的社會層面極其廣泛,早已超越了能源、交通等具體領域,未來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意義甚至不亞於蒸汽機、電力、原子能和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而目標的達成,需要的是整個社會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它將深刻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共贏和可持續發展。”杜祥琬説。
錢強 攝
來源/蘇州生態環境
【來源:揭陽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