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靠辣條營收超40億元,衞龍衝刺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遙
吃包辣條、來一瓶肥宅水,這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寫照。
近日,屢次傳出赴港IPO消息的衞龍再度重啓上市計劃。據港交所披露,衞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
然而,作為一根“辣條”,衞龍向上突圍的“天花板”肉眼可見。距離上一次提交上市申請已經過去了一年多,作為“扛把子”產品,辣條帶給衞龍的想象空間還有多少?
衞龍終要圓“辣條第一股”的夢
衞龍赴港的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在2018年和2020年初,就已經有此苗頭。
2018年底,外界發現平平食品發生了工商變更,外界猜測是衞龍在為境外上市鋪路。在2020年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劉衞平表示,"衞龍食品的上市計劃正在逐步推進,去年會計師事務所已進入審計程序,公司已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在運營管理。
隨後,2021年5月,衞龍完成了CPE源峯和高瓴領投,紅杉、騰訊、雲鋒基金等跟投的Pre-IPO輪融資,此番融資過後,有業內人士表示,衞龍估值將高達700億元,超過洽洽、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三者的市值總和。
在此輪融資之後不久,衞龍第一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超過6個月未獲批就失效。半年後,在上市材料即將失效的前一天,同年11月12日衞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11月14日衞龍通過上市聆訊。不過,2022年5月衞龍的上市申請材料再次失效。
再度重啓上市後,今年6月27日,港交所文件顯示,衞龍美味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在衞龍之前,2019年-2020年,眾多中國食品企業相繼成功上市,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仲景食品等。尤其是三隻松鼠先後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評價為新時代的“改革名片”和“下一個國貨領頭羊”。
這場食品企業上市的熱潮,點燃了同樣是休閒食品賽道玩家的衞龍上市的衝動,一年之後再度重啓上市,似乎預告着衞龍衝擊上市的決心。然而,在市場似乎更加註重健康養生的前提下,“辣條第一股”會吃香嗎?
上市還有幾道難題待解
根據招股書披露,衞龍主要以經營調味面製品、豆製品、及蔬菜製品為主。其中以衞龍系列辣條,親嘴燒、魔芋爽較受歡迎。不過,雖然衞龍產品屬性較為單一,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20年的發展,衞龍在行業內已有一定地位。
同時,現在辣條市場的發揮空間也是十分可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0年以辣條為主的中國調味面製品市場零售額為412億元,2020年衞龍的零售額價值在中國辣味休閒食品市場排名第一,佔市場份額的5.7%。
辣條不止有龐大的市場,本身也是門“賺錢”的生意。根據招股披露,2019年—2021年,衞龍實現營收分別為3.85億元、41.2億元和48.0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2.4%;2019年-2021年,衞龍毛利率分別為37.1%、38.0%和37.4%。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衞龍淨利潤率遠高於2020年中國休閒食品行業約10%的平均淨利潤率。
但儘管辣條市場的想象空間給衞龍帶來了不錯的營收表現,但光鮮之下,衞龍面臨着“內憂外患”的困擾。
首先,衞龍對於辣條單品的依賴較高,其他新品的引擎作用不足。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儘管自2014年開始,衞龍開始朝着多元化開始佈局,但2019年-2021年,衞龍調味面製品所得收益佔總收益的比例分別為73.1%、65.3%、60.8%,辣條仍佔主要營收的大頭。
衞龍在研發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衞龍研發支出分別為2018-2021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760萬元、1590萬元、2420萬元、1010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僅為0.64%、0.47%、0.59%、0.44%。
作為對比,涪陵榨菜為0.95%、良品鋪子為0.43%、絕味食品為0.22%、有友食品為0.26%。作為休閒食品龍頭,衞龍研發投入雖然略高於良品鋪子、絕味食品等企業,但優勢並不明顯。
其次,從銷售渠道來看,衞龍目前過分依賴於線下和經銷商渠道。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2020年,衞龍線下渠道分別實現收益25.19億元、31.34億元、37.39億元,分別佔總收益的91.6%、92.6%、90.7%。在經銷商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衞龍與2150名經銷商合作,覆蓋超過62.5萬個零售終端,其中80%的零售終端位於低線城市。
衞龍在招股書中稱,經銷商減少、延誤、取消訂單、選擇或增加銷售競品、未能與現有經銷商續約等均有可能導致其收入波動或減少,甚至對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儘管衞龍所在的休閒食品這個市場的潛力確實不俗。根據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佈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可能接近3萬億元。
但辣條在一些消費者的眼裏被貼上了“不健康”的標籤,尤其是衞生問題一直與企業命運相掛鈎。2005年12月,中央電視台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食品廠使用違禁添加劑富馬酸二甲酯,非法添加物加上骯髒不堪的生產環境,辣條"垃圾食品"之名甚囂塵上。
為了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2005年起,衞龍食品便開始對工廠進行升級,投入上百萬元從歐洲買價格不菲的生產線,並把包裝機從半自動變為全自動,通過現代化的流程來確保對質量管控。隨着衞龍繼續擴張生產基地,資金壓力對企業來説也是一個較大的負擔。
目前,在花蝴蝶、鞋底辣片等一眾既有特色的品牌佔據了地方市場;辣條王子、傻小子等企業也重回大眾視野;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等網紅零食品牌已經將辣條加入了自己的產品矩陣,如何在紅海競爭中保持差異化是衞龍衝擊上市的最後一道難關。
結語
在高瓴、阿里、騰訊資本的加持下,衞龍上市頂着一些“光環”,但目前營收品類主要集中在辣條產品上也是有一些風險。
目前來看,辣條品類雖在市場上反響較好,受益於產品的知名度,為衞龍整體的業務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但隨着消費升級趨勢形成,僅靠單一品類不足以抓住消費者的心,這是衞龍在未來需要努力改變的現狀。
其次是在於營銷推廣上如何觸及更多的用户羣體。消費升級的態勢,更多的圍繞在年輕用户羣體,衞龍作為老牌食品,雖有童年濾鏡,但也有很多新鋭辣條品牌殺入市場。衞龍要想在這一消費時代脱穎而出,就需要提升抓住年輕消費者的能力。
開闢新的品類賽道,探尋新的增長曲線,這或許也是衞龍尋求上市的重要考量因素。儘管困難重重,但在國貨崛起的年代下,“辣條第一股”衞龍衝擊上市也還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