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光伏大佬押注、資本追逐、“造假”傳聞背後 鈣鈦礦的虛與實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財經

鈣鈦礦熱門股奧聯電子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鈣鈦礦薄片。圖/ic

因被指合作方履歷造假,曾經的鈣鈦礦熱門股奧聯電子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已跌去逾三成。

2月23日晚,奧聯電子最新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這次風波,將鈣鈦礦技術虛實帶入大眾視野。

鈣鈦礦是什麼?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技術”,是光伏行業的“顛覆者”?

所謂鈣鈦礦,是應用於光伏發電系統中核心器件——電池片的技術,鈣鈦礦電池採用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有機無機雜化的金屬鹵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層材料。

作為第三代光伏電池技術,鈣鈦礦電池因其材料特性,理論上可實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應用場景多元等。因此雖然尚處於產業化初期,鈣鈦礦已吸引大量資本湧入。“鈣鈦礦的量產需要從頭到尾,建立起一條此前不存在的新的供應鏈。”業內人士稱自去年以來,能明顯感受到行業關注度升温。

機構預計,到2030年,BIPV有望為鈣鈦礦電池帶來超千億應用空間。

鈣鈦礦“從0到1”:協鑫、隆基等均有技術佈局,“押注”態度謹慎

作為第三代光伏電池技術,鈣鈦礦電池因其材料特性,相較第一代晶硅電池與第二代薄膜電池,理論上可實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應用場景多元等。

鈣鈦礦電池並非全新概念,自2009年首次面世以來已經過十餘年發展,現階段尚位於產業化初期,暫未投入商用。

“目前正處於從0到1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協鑫光電創始人範斌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協鑫光電新建的1m×2m尺寸鈣鈦礦組件作為全球首條100MW量產線已進入中試,後續將持續進行設備、材料、工藝的改良,希望2023年年內產品效率可達到18%。

協鑫光電前身是2010年由範斌成立於廈門的創業團隊,2016年獲協鑫集團併購。除協鑫光電外,纖納光電、極電光能等本土鈣鈦礦電池廠商亦先後完成中試線投產。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多家頭部光伏企業均公佈在鈣鈦礦領域已有技術佈局,不過對於“押注”態度較為謹慎。

隆基綠能(601012.SH)去年12月曾表示,鑑於鈣鈦礦電池技術的尚未完全具備規模化的條件,目前商業化大規模應用尚不成熟,此外,公司在鈣鈦礦等多種電池技術路線上進行了前瞻性研究,目前尚未看到技術盲區。

通威股份(600438.SH)亦在2022年中報披露稱,公司全面展開了對全背接觸電池、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公司在新技術佈局上不會落後,保持先進性,但量產時點會謹慎選擇,有經濟性才會更大規模投入。”一家光伏企業向貝殼財經記者如是表示。

招商證券研報提出,隨着研發效率不斷突破以及業界對於鈣鈦礦基礎性認知的加深,鈣鈦礦的產業化探索大幅加快,新進入者多,主流的晶硅企業開始佈局。預計2023年行業整體規模有望達GW規模,明年或有GW整線落地。

資本市場錨定的是鈣鈦礦電池的轉化效率上限或將遠超晶硅電池,可大大降低光伏度電成本。

此外,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相較於工藝流程耗時三天以上的晶硅電池,鈣鈦礦電池生產流程簡單,可在45分鐘內將化工原料、玻璃、靶材、膠膜在單一工廠加工為組件。成本方面,東吳證券提出,目前GW級別晶硅組件產能投資需要7.5億元,鈣鈦礦組件投資需5億-7億元,略低於晶硅,考慮到目前鈣鈦礦電池處於起步階段,晶硅電池產業鏈已經成熟,預計未來鈣鈦礦組件產能投資大幅小於晶硅組件。

範斌告訴記者,不像新能源汽車需要考慮性能、安全、外觀等多重維度,光伏產品的維度非常單一——以光發電,因此度電成本就是最核心的評價標準。度電成本直接影響投資回報率,意味着這將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市場。

一條全新產業鏈在構建:資本加速湧入,2030年產值或可破千億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鈣鈦礦”成為近期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最常被問及的關鍵詞之一。

投資者關心的背後,資本正在加速湧入鈣鈦礦這個“新風口”。

“目前資金是比較充足的,壓力都集中到了研發技術端。”範斌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協鑫光電在2022年先後完成數億元B輪與5億元B+輪兩輪融資,投資人陣容頗為豪華,包括騰訊投資、淡馬錫、紅杉中國、IDG等。纖納光電、極電光能等企業亦在近年持續融資。

(來源:浙商證券)

Wind金融終端顯示,鈣鈦礦電池指數自2022年年末以來持續攀升,逼近2022年8月的高點——其時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峯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明確提出“研發高效硅基光伏電池、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被認為是促進鈣鈦礦產業發展的一重大政策利好。

專用設備製造商京山輕機(000821.SZ)2月中旬稱,公司在鈣鈦礦鍍膜設備佈局了三個技術方向,主要是濺射式設備、蒸鍍設備、ALD設備,核心技術團隊來自行業內非常有經驗的人才,具備多年的薄膜設備經驗、核心裝備公司經驗等。此外,公司也和優秀的外部技術團隊、高校進行合作研發,其中ALD設備是和華中科技大學一起合作研發的。

“目前鈣鈦礦相關技術研發正處於實驗室階段。”寶馨科技(002514.SZ)也在2月15日就鈣鈦礦佈局回覆表示,公司已與張春福、朱衞東團隊、大禹實業合資成立了西安寶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業負責鈣鈦礦相關技術研發。目前團隊實驗室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效率已突破30%,計劃今年年中完成新實驗室建設,明年啓動100MW級產線建設,力爭4年內實現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GW級量產目標。

此外,利元亨(688499.SH)、瑞華泰(688323.SH)、萬潤股份(002643.SZ)、賽伍技術(603212.SH)等企業亦於近期披露過鈣鈦礦領域相關業務進展。

“鈣鈦礦的量產需要從頭到尾,建立起一條此前不存在的新的供應鏈。”範斌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鈣鈦礦生產工藝在精細度方面的要求接近半導體,意味着產品實現量產成功需要下游設備供應商與材料供應商的積極配合。自去年以來,他能明顯感受到供應商的合作與參與更為主動。

資本追逐下,鈣鈦礦未來市場空間幾何?

中金公司曾在數月前的一份研報中提出,基於當前企業的產能規劃,預計2026年鈣鈦礦國內總產能突破25GW,預計鈣鈦礦製造行業、設備行業2026年年產值有望突破400億元/100億元。

浙商證券則提出,預計到2030年,鈣鈦礦設備空間有望超800億元,BIPV則有望為鈣鈦礦電池帶來超千億應用空間。

“蹭熱點”“炒概念”,前沿技術投資如何避免霧裏看花?

除了一級市場,涵蓋電池、設備相關上市公司在內的鈣鈦礦概念股也迎來密切關注。近期陷入“履歷打假門”的奧聯電子遭遇輿情前股價曾在兩個月內大漲200%。但近日因被指合作方履歷造假,三個交易日內股價已跌去逾三成。

2月23日,貝殼財經記者嘗試聯繫奧聯電子,電話未接通。當天晚上,奧聯電子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就深交所2月21日下發、要求上市公司在2月23日前報送材料並對外披露的的關注函,奧聯電子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此外,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正處於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階段。

“有些時候資本市場關注的就是一些看似有前景,但是中短期又沒有辦法量產的技術,這些話題對資本市場來説是有炒作的潛力。”一家頭部光伏企業向貝殼財經記者感慨。

“現在鈣鈦礦這麼火,隨便什麼人只要有一點鈣鈦礦背景,想要融資都輕而易舉。”一名多年來關注鈣鈦礦行業投融資的業內人士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PPT融資”這一兩年在鈣鈦礦業內也有發生,或會損害行業生態。該人士同時提出,但從長遠角度看,只有好企業才會留下。

近年來,“蹭熱點”已被列入監管重點工作範疇。

2022年11月,證監會印發《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明確提出,規範和引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加強對“蹭熱點”“炒概念”及上市公司相關方操縱行為的監控處置和打擊力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