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最近一段時間,一則消息在網上刷遍網絡,這就是年輕人到底負債多少比較合適?而提出這個問題的則是著名的財經大咖吳曉波,吳曉波老師指出,近期網絡報道的新聞,基本都引用自《當代青年消費報告》,這份報告由中銀消費金融聯合時代數據在10月22日發佈,報告中提到:

一組數字顯示,全國有1.75億名90後,其中只有13.4%的年輕人沒有負債,而86.6%的90後都接觸過信貸產品。

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仔細查這組數據的根源,據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數據顯示,86.6%的年輕人都在使用信貸產品,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將其作為“支付工具”,有42.1%的年輕人只使用消費類信貸,並且在當月還清。數據顯示,現階段全國年輕人的平均負債已超過13萬,其中80後負債更是已超過20萬。剔除房貸餘額之後,實際掏空年輕人的便是網貸和信用卡貸。據悉,在年輕一代的負債結構中,消費類信貸是佔比最高的信貸類型,其中互聯網分期消費佔月收入的16.9%,信用卡佔月收入的13.7%。因此,有網友戲稱:替網貸、信用卡貸打工。

那麼,這些數據真的是對的嗎?説實在看到這個數據讓人實在感覺不知道該説什麼好,那麼我們對於這些數據到底該怎麼判斷呢?

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首先,我們先來看這個數據來源,從數據來源的角度來看,這個數據的確沒有太大的價值,雖然尼爾森是非常著名的諮詢公司,尼爾森報告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非常大,但是這個數據最核心的原因是樣本量過小見於尼爾森統計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城市白領的特徵,所以有大量的人羣實際上並沒有被尼爾森統計在裏面,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尼爾森的這個報告就顯得有失公允,可以説尼爾森這個報告指代表的是部分年輕人,所以這個所謂的只有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這個説法實際上是有問題的,至少其樣本的代表性是有毛病的,所以我們可以説這個説法是有瑕疵的説法。

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其次,我們再來看負債這個問題,我們在很多中國人的觀念之中,一提到負債就感覺是洪水猛獸,但是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觀念我們需要進行一次改變,因為經過了這些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實際上負債對於中國人來説並不一定是洪水猛獸,我們周圍有很多的朋友,即使收入水平較高,同樣也會有買房也會要還房貸,房貸就是負債的一種,而很多朋友也會有信用卡,信用卡也是負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負債實際上並不是一件讓人害怕的事情。我們要明白,在這個以信用為核心的社會之中,負債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你信用的組成成分,一個人能夠在信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代表你本身的能力就足夠強市場的預期也足夠好,這才是核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要看在負債的時候,需要用一個更加客觀的態度來看。

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第三,之前我們其實反覆強調過一個理念,這就是負債並不可怕,關鍵是你這個負債的期限和你自身的收入水平,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貸款買了一個房,每個月要還5000塊錢的房貸,而你每個月的收入水平可能是15,000塊錢,那麼你這個負債就對你的日常生活其實並不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最核心的關鍵點依然是負債的利息和本金的償還,以你每個月收入之間的關係,如果兩者之間是一個完全可以匹配的過程,其實並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説,其實是鼓勵大家多進行自身能力的投資,進行適度的負債,既不要聽信那些消費主義的洗腦,也需要有更清晰的債務觀念。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説負債並不可怕,適度的有效負債,讓負債成為鞭策你前行的動力,可能才是負債最核心的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9 字。

轉載請註明: 僅13%的年輕人沒有負債?年輕人負債率多少才比較合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