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發佈21財報,盈利記錄創歷史新高
撰文 / 張 鷗編輯 / 張霖鬱設計 / 師玉超來源 / Automotive News/路透社 題圖:2023 Toyota-Highlander 6
5月11日,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發佈了財報——2021財年全面刷新了盈利記錄,在收入、營業利潤和淨利潤方面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截至3月31日的2021財政年度,豐田營業利潤攀升36%,達到29956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558億元),為6年來最高紀錄。營業利潤率為9.5%,高於前一年的8.1%,表現強勁。
整個財年的淨利潤增長27%,達到2.85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482億元),而銷售額為313795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6317億元)。這兩個數字也都創下了豐田的新紀錄。
2021財年全球銷量增長了7.6%,達到823萬輛。統計包括豐田集團旗下的雷克薩斯、豐田品牌以及大發汽車公司和日野汽車公司的交付量。
儘管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飆升,勞動力、研發和折舊支出增加,但豐田仍舊成功將利潤擴大。有利的外匯匯率和較低的營銷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抵消了成本的激增。
全球幾乎每個主要市場的區域營業利潤都有所增長。
預測2022財年淨利潤會隨成本上漲而回落▼
(圖源:Nikkei Asia)
保守的前景預測
儘管全面刷新數據,展望未來,豐田卻顯得並不自信。
高管們認為,日元貶值和汽車銷量高漲不太可能抵消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在今年的急劇上升,今年的營業收入可能會下降五分之一。
這家一貫保守的日本車企預測,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2財年,銷售額將達到33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7226億元),繼續創紀錄。但營業利潤則會稍有回落,達到2.4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1253億元)。
豐田認為,原材料成本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以上,而2021年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美國等市場的持續通貨膨脹會繼續帶來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半導體供應鏈困境、中國的疫情封鎖和俄烏衝突的連鎖反應,統統使前景進一步蒙上了陰影。
豐田首席通信官永田淳説:“這些因素使一切都變得更加複雜。現在為2022財年做出預測都比其他年份更加困難。”
首席財務官Kenta Kon説,豐田將盡最大努力通過吸收額外成本來庇護供應商免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該公司還將審慎地通過提高標籤價格將成本轉嫁給客户。雖然有一些車輛和地區可能會適應價格的合理上漲,但仍有一些市場和車型較難做決定,例如,對漲價很敏感的日本消費者。
永田淳補充道,豐田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全產品線的主要參與者,可以提供從經濟型小型車到豪華SUV的所有產品。即使在通貨膨脹的時代,該公司也能在不同客户羣的價格承受範圍之內提供產品。
2022年4月13日在紐約車展上展出的豐田2023 Sequoia▼
(圖源:Scott Mlyn /CNBC)
而生產製造方面,豐田在剛剛結束的2021財年全球產量勉強增長了6.2%,達到1006萬輛,因為它加強了工廠建設,以彌補前兩個財年的產量損失。
由於疫情影響,2020財年全球產量下降了2.2%;而在隨後的2021財年,由於芯片短缺加劇了困境,產量再次下滑8.9%。
2022年1月到3月期間,豐田全球產量仍舊出現了小幅下滑(0.5%),因為運營受到了多種因素的衝擊,包括與疫情有關的供應中斷、對供應商的網絡攻擊、持續的半導體短缺和影響物流的日本地震。
豐田表示,種種負面因素在持續壓制汽車行業,比起急於挽回損失的產量,有意識的放緩從4月到6月的恢復步伐,才能實現更合理的產出速度。
新的地區製造中心
產量的下滑,各種不利狀況也催生了豐田的發展計劃。
一位高級管理人員告訴路透社,該公司計劃將印度作為電動汽車零部件的製造中心,在滿足當地需求的基礎上,出口到日本和一些東盟國家。
豐田柯洛斯卡汽車公司(Toyota Kirloskar Motor:豐田和柯洛斯卡集團在印度的合資企業)執行副總裁維克拉姆·古拉蒂(Vikram Gulati)説,這家汽車製造商或計劃首先生產不同類型電動汽車使用的電動動力系統部件。
“我們的願望是使印度成為清潔技術的製造中心。”古拉蒂告訴路透社。
(圖源:The Economic Times)
印度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電氣化轉型十分落後。政府正在為企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以在當地製造電動汽車及其零部件,推進印度的碳中和進程。
豐田表示,在印度的大部分投資將由該公司的本地部門——豐田柯洛斯卡汽車公司和豐田柯洛斯卡汽車零部件公司(豐田汽車公司、愛信精機公司和柯洛斯卡系統公司的合資企業)來主導。
古拉蒂説,這也將解決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儘早建立供應鏈有助於豐田在印度市場數量和價格方面的競爭力。豐田希望這能使印度汽車行業更快、更順利地向電動汽車技術轉變。
5月上旬,豐田才剛剛宣佈在印度投資6.21億美元以實現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本地化,這也是其更廣泛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一部分。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