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冠脈支架集採方案於週五(10月16日)下午正式出爐,這兩天來大家討論無數,各方看法不一,這裏談談我的觀點。
一、沒有誰是贏家:國產龍頭保份額降利潤、進口廠商失意、屌絲無法逆襲
1) 產品不分組的做法體現了醫保局的底層訴求,前10名最低價中標疊加2850元的“錨定線”,此種規則下打造的“囚徒困境”會比仿製藥集採好一些,但仍然存在。可以預見國產廠家中大概率會有人報1580元(2850÷1.8)以下的價格,所以微創和進口大廠家為了保證某款產品中標只能報低於2850元的價格,所以最終10款產品的中標價格大概率都會在2850元以下。我們假設平均中標價格在1500-2000元,這個價位已經觸及出廠價,尤其是中高端產品的出廠價(4000元以上)。與此同時支架植入量不大可能出現大幅增長,所以集採的結果是,冠脈支架的市場蛋糕將大幅縮小,沒有誰會成為贏家。以微創為代表的的國產龍頭能夠保持甚至擴大一些市場份額(原因見下文),但出廠價的顯著降低必然帶來利潤的減少,最終利潤的減少幅度取決於價格降幅。
2) 10款產品中標後,市場份額的分配不是根據價格來定,而是根據醫院上報的意向採購量也就是去年的市場格局,這樣就保證了市場供應不會發生大變動,避免出現小玩家通過超低價中標搶佔市場的情況,主流產品只要以一定的誠意價格參與,還是能夠保證市場份額,醫保局真是夠精明呵。至於哪10款產品中標,我認為醫院上報採購量排名前列的產品都會積極爭取,國產廠家沒的説肯定是要保證主力產品中標的(除了微創外都只有1款支架入圍),進口三大家大概率會爭取1款入圍,其餘高價產品做集採外市場。下表是我對各廠家參與競標策略的推測:
二、對微創的利潤影響測算
接下來重點分析下支架集採對微創的影響,前面也説了支架的利潤肯定會減少,具體降幅取決於中標價、原先出廠價以及最終放量的情況,我在這裏做箇中性(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偏樂觀)的假設,從公司戰略出發火鳥必須中,火鷹也要全力爭取中標,其餘兩款新品做集採外市場;中標價格上假設火鳥2000元,火鷹2500元,以此進行推算。
出廠價由於未公開披露,我這裏先做個大致估算:假設此次醫院上報的意向採購量(39萬支)是根據去年實際總量的80%定的,以此推算2019年微創國內的支架銷量在50萬支左右,再根據微創去年年報披露的數據:DES業務主要就是火鷹 火鳥2,其中火鷹銷售量佔比為25%、銷售額佔比為39%,同時去年DES國內收入2.31億美金(摺合16.2億元),我們忽略FireCondor的少量銷售,可以推算出火鷹和火鳥去年的銷量、銷售額以及出廠價,如下表:
由此可見,火鷹在參與集採後出廠價降幅較大,利潤影響顯著;而火鳥若能以2000元中標則降幅還算温和。
整體而言,2019年微創國內支架收入16.2億,淨利率高達40%多,該部分利潤約6.8億(冠脈業務總利潤7.8億,其餘1億利潤來自球囊、海外支架業務等)。集採降價後,支架收入將大幅萎縮,同時銷售費用可以進一步降低,最終淨利率降到20%-25%為合理區間(按支架製造成本500元估算,毛利率保持在75%-80%)
1)集採部分利潤估算:
假設火鳥銷量即為意向採購量25萬支左右,火鷹在中標後會有一定放量(本身火鷹佔比就在不斷提升,另外幾款進口產品失掉的集採份額可以帶來一部分增量),其銷量增加到18萬支,則集採部分總的銷售額為25w×2000 18w×2500=9.5億,以25%淨利率計,利潤為2.4億左右
2)非集採部分利潤估算:
集採外市場大概有50-60萬支,微創拿兩款高端新品去打市場,假設拿下20%左右份額,銷售10萬支,按出廠價4000元計算,收入為4億;再按淨利率35%估算,這部分淨利潤為1.4億
以上兩部分相加,則集採後微創冠脈支架在國內的利潤為3.8億左右,相比去年減少3億。
三、資本市場會怎麼走
集採後利潤的下降是顯而易見的,但這樣的結果和原先的市場預期相比到底是更差還是更好,之前已經price in的市場預期到底是1000元的地板價還是像江蘇方案那樣友好的分組競標?這個我也不知道。換一種説法是,之前微創590億港幣的市值中市場給到其冠脈支架業務的估值到底是200億還是100億?
按照上面的測算,明年冠脈支架業務的利潤在4.8億(國內支架3.8億 剩餘1億)左右,給20倍市盈率,則該業務估值為96億。如果市場原先的估值是200億,那麼短期內就會有100億的下跌空間。當然這只是一種線性的推演,從企業經營的角度我們還要考慮很多由冠脈集採衍生出來的影響,比如冠脈支架作為微創最大的現金流來源,減少了3個億之後會不會影響後續的研發預算和投入,這是不好的方面;也有好的方面,比如集採後微創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口碑和品牌力進一步得到強化,也可以帶動公司其他產品業務的拓展。
在我個人來看,這樣的結果相比預期是略帶失望的,醫保局出台這樣的規則很大程度上把冠脈支架這條賽道給堵死了。隨之而來更大的一個問題是,有了冠脈支架的先例,市場對其他高耗賽道的投資邏輯和估值方式都會重新進行思考。雖然客觀來講,很多高耗賽道都處於發展早期,幾年之內都沒法進行集採,哪怕真的集採也是加速國產替代對國家廠家是利好,但只要給足夠長的時間,再新興的行業都會發展成熟,再難的產品都會有足夠多的廠商做出來,集採只是晚些年到來,按照這個邏輯TAVR集採也是遲早的事。
當然我並不認為未來會如此悲觀,器械和仿製藥的集採肯定是不能等同的,我們可以説仿製藥的集採是和國際在接軌,但器械在國外還真沒這麼搞。畢竟器械在大多數時候的創新都是漸進迭代式的,迭代創新給臨牀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價值,如果以後都是這樣強行的一刀切,給創新高端產品留的空間太小,那麼無疑將扼殺產業的創新積極性,我堅信國家會守住這條底線,集採規則不會一成不變。
注:以上數據純屬個人根據公開信息推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微創醫療(00853)$ $樂普醫療(SZ300003)$ $藍帆醫療(SZ002382)$
/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