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生物醫藥股因為一則傳言突然暴跌,藥明康德A股直接被摁到跌停板,港股跌幅更大,直逼-20%,藥明系藥明生物、藥明巨諾在港股分別狂跌了19%、11%。但這並不是藥明系自己的問題,CRO概念集體跳水,泰格醫藥A+H股合計跌了16%,凱萊英A股跌了5%,這都算“小跌”,港股上市沒幾天直接一天跌了16%。
除此之外,生物創新藥企業也全線暴跌,當日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百濟神州實現了破發,跌幅達到16%,還有B類醫藥港股,榮昌生物、三葉草生物等等。
不得不説,CRO以及醫藥生物企業全線暴跌起因於,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意圖在週四把部分中國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其中包括一些涉及生物技術的公司。
市場聽到這個消息慌得不行,因為如果CRO企業被納入美國實體清單,這就意外着企業可能會很難拿到國外客户的訂單。實體清單意味着美國對業務進出口的管制。
由於藥明康德、凱萊英、泰格醫藥等CRO公司都是飛鯨投研《醫藥20》、《醫藥50》榜單裏的公司,所以今天我們就趕緊來研究一下。
一、CRO企業被納入實體清單的可能性有多大?
據市場消息,美國在昨天確實列了幾家醫藥公司在實體清單裏,但卻是為了整治美國十分嚴重的芬太尼等藥物“濫用”問題,包括四家公司,分別為武漢遠成共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馳順精細化學有限公司、河北環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北艾豚商貿有限公司。
不得不説,這些企業不僅名不經傳,而且和CRO公司以及生物醫藥創新公司也沒什麼關係。
另外,據各種渠道披露的信息,美國參議員僅籠統地提到了中國生物技術企業,唯一一家被點名的中國企業,是華大基因。美國對於華大基因的指摘源頭是被認為可能涉及人類遺傳信息······
顯然,美國確實是變着花樣的胡言亂語,那麼未來CRO企業被納入實體清單的可能性大嗎?
綜合來看,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理由有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從業務性質,醫藥研發服務本身來看,醫藥合同外包企業只是作為美國製藥企業的服務商,其產品最終的產權是不屬於外包企業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很多科技企業被納入了美國實體清單,從而面臨着供應鏈被切斷的風險,尤其是芯片生產企業。
但從醫藥產業鏈和芯片生產產業鏈角度來看,二者有很大明顯不同,CRO企業不存在用美國的技術然後自己生產進行銷售;而芯片產業鏈面臨着“卡脖子”情況,芯片製造處於芯片產業鏈的中游,我們需要是需要實現芯片國產化的。
(上述資料來源於網絡,“美國最低含量標準”是指對於交易標的/管制產品存在的所屬美國物項價值以及美國技術或軟件含量的限制。)
除此之外,CMO/CDMO企業的經營模式正逐漸由傳統的“技術轉移+定製生產”變為“合作研發+定製生產”模式轉變,這也就意味着並不是説CRO企業的每一項業務都一定涉及到客户的核心知識技術產權,而是有着外包企業自身的技術含量,以及對於一項研發服務來説,它可能僅僅是一項報告。
換句話説,尤其是對於傳統原料藥業務,明明是美國自己不生產而向我們尋求進口,那麼如果真的切斷國外藥企的藥品中間生產環節,那美國能自己生產得了嗎?
(藥明康德銷售、研發服務、結算一體化服務流程,資料來源於藥明康德招股書。)
(生產流程,資料來源於藥明康德招股書。)
二是從全球醫藥行業業務發展來看。有句話是這麼説的,“疾病無國籍,創新無國界”,對於醫藥市場,美國政府本身就不應該去幹預,否則醫藥產業鏈以及醫藥市場結構的變動將不只是一點半點,而且這對於享受較低成本服務的美國藥企來説也是極其不利的。
當然,如果美國無理取鬧,那麼在我們國家不必要進來的醫藥企業或產品或許就不必進來了。
二、藥明康德當前發展情況如何?
雖然僅僅過去了幾個月,但藥明康德的股價似乎成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為在技術面講,股價自2021年7月份達到上市以來高點之後,現在的趨勢是下降的,那麼除了可能被納入實體清單這一個風險點之外,藥明康德當前的發展又是什麼樣的呢?
事實上,2021年三季度業績報早已發佈了,而從各方面來看,藥明康德目前經營確實沒啥大的問題,不僅業績增速相較於前兩年都是提高的,而且對於業績增長起先導作用的合同負債等科目也是增長的。
但通過三張報表的分析,我們卻發現了一個不是增長趨勢的指標,它就是毛利率,這難道就是暴露藥明康德未來發展的罪魁禍首?
瞭解過藥明康德業務發展的應該都知道,藥明康德毛利率的下降是“美國區實驗室業務”拖累的,這個分析的原因無非就是藥明康德在美國當地的服務成本太高了,近幾年這塊業務規模沒怎麼增長,但毛利率卻疊加疫情影響降到了10%以下。
拿2021年半年度數據,企業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54.87億元,毛利率為41.09%;
CDMO/CMO服務實現收入35.99億元,毛利率為35.99%;
美國區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6.59億美元,毛利率為8.82%。
但最近,同事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有了新的思考,他説,你有沒有想過藥明康德為何要在美國建立實驗室,明明在國內就已經足夠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去翻了藥明康德的招股書,看看他當初為何在美國建立實驗室。
一方面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國外醫藥研發外包業務模式發展較早,且藥明康德的前身無錫開曼(註冊地是開曼羣島)在2017-2015年間一直在紐交所上市,客户大部分都在美國,自然會在美國建立實驗室。
但另一方面,明明效益不咋滴,為何還要在美國繼續擴產呢。這便説到了CRO企業的“訂單”卡脖子以及我國創新藥研發效力不足等問題,藥明康德不得不順應這個時代的趨勢。
全球大部分醫藥市場被跨國製藥企業佔據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輸在了起跑線上,而那些全球製藥企業賺的盆滿缽滿自然有錢做研發。
但美國Big Pharma內部的研發部門嚴重縮水也是公開的秘密,由於公司龐大、決策慢,研發速度和效率實際並不高,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發通過合作形式開展。據2020年年底數據,藥明康德集團合計銷售人員有111人,而在美國其銷售人員便達到了75人。
(資料來源於藥明康德2020年年報。)
而這也意味着不止我國創新藥企業發展任重道遠,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企業的發展也任重道遠。
三、總結一下
市場當前仍然對CRO企業的發展前景充滿着擔憂,這個擔憂來自於市場的方方面面,才會造成一定程度泡沫的破裂。PE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企業在市場常態化下的合理估值,另一個則是情緒和其他因素擾動帶來的變化,在CRO行業高速發展階段,泡沫越大,股價波動風險也就越大。
但基於無數次抄底卻有可能“抄家”的教訓,我們當然不知道底部在哪裏,我們怎麼可能知道底部在哪裏,我們只能證明目前阻礙CRO行業發展的因素中沒有一項是致命的,只有等待。
飛鯨投研: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