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戰操作中,如果過早買進底部的個股,由於莊家沒有吸好貨之前並不會拉昇,有可能要打壓,搞得不好會被套。至於剛突破整理平台個股,若碰上莊家製造假突破現象,有時候也會無功而返。因此,市場中的一些短線高手,如果在個股啓動的第一波沒有及時介入的話,就會耐心等待該股回調介入。他們寧可失去強勢股連續上漲的機會,也不會一味地追漲,從而把風險控制在儘可能小的範圍內。
一般來説,個股放量且有一定升幅後,莊家就會清洗短線浮籌和獲利盤,並讓看好該股的投資者介入,以墊高市場的平均持股成本,減少再次上漲時的阻力。由於主力是看好後市的,是有計劃的回落整理,因此,下跌時成交量無法連續放大,在重要的支撐點位會縮量盤穩,盤面浮籌越來越少,表明籌碼大部分已經鎖定,這時候,再次拉昇股價的條件就具備了。如果成交量再次放大,並推動股價上漲,此時就是介入的好時機。由於介入“縮量回調,再次放量上攻”的個股短線收益頗高,而且風險比追漲要小很多,因此是短線客的最愛。目前市場中已有一部分人專門做這類個股,尤其在大盤盤整或震盪盤升的時候,特別有效。
那麼,我們當如何把握此等良機呢?在平時看盤中,我們可通過乾隆等股軟件中的量比排行榜,翻看近期量比小的個股,剔除冷門股和下降通道的個股,選擇那些曾經連續放量上漲,近日縮量回調的個股進行跟蹤,待股價企穩、重新放量,且5日均線翹頭和10日線形成金叉時,就可果斷介入。通常,莊家在股價連續放量上漲後,若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放棄既定戰略方針,去破壞良好的均線和個股走勢。若莊家洗盤特別兇狠的話,投資者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進籌碼。需要注意的是,此類的30日平均線必須仍維持向上的趨勢,否則有可能碰上“瘟馬”。
結合近年的實戰經驗,筆者總結出兩點“別別竅”,與廣大讀者共同探討:
第一種是個股從底部或平台開始啓動,在拉昇10%之後,莊家會視成交量情況再決斷。若認為拉昇時機不成熟,就會再次打低股價,有時會再到前期低點附近。此時成交量明顯萎縮,其後若出現連續小陽線或底部逐次抬高,並伴隨着成交量重新放大,預示一波上升行情將展開。
第二種情況是莊家在股上升中途洗籌,股價在創出新高後,不做整理,或稍做盤整,就兇狠地打壓震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