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週五(10月15日)報道,美國勞工部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該國全國有將近430萬名工人離開原本的工位,刷新該國近20年(自2000年12月起)以來最高紀錄,其中,運輸、貿易、零售、製作等有關商品供應鏈的崗位離職人數最多,從而給這些行業帶來更大的勞動力缺口,同時,加重了該國供應鏈短缺的壓力。
造成美國“辭職潮”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是美國當前的通脹非常嚴重,數據統計顯示,今年9月份,美國通脹指數同比增長5.4%,創該國13年(自2008年起)以來最高水平。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得分析統計,高通脹使得美國家庭每個月的支出需要多增加175美元。
此外,通脹也使得工人們的收入“縮水”了,同樣的工資卻不能買到跟以前同樣分量的東西,這樣的現實打擊到了工人們的工作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大批美國人選擇辭職,但這樣就使得美國一些企業運營出現困難,於是這些公司“急了”,不得不一遍遍提高薪資來“搶奪”勞動力。
據數據統計,有美國倉儲及輕工業的公司目前的時薪已經上調至17-18美元,與去年同比上漲22%,另外,有咖啡店的老闆表示在為了留住服務員,已經把時薪上調1.5美元,但是在高通脹的情況下,這也是難以承受之重,他只好把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其次,就是捲土重來的疫情以及美國政府派發的失業補貼。許多美國人沒有其他工作,但因為懼怕疫情,他們多數會選擇辭職不工作。並且,有部分美國人仍是靠着領取政府的補貼金生活,那既然待業在家就能拿到錢,何必還去辛苦工作呢。
值得一提的是,這股“辭職潮”使得美國供應鏈面臨更大的崩斷風險。美國經濟學家喬爾·納羅夫表示,即便現在美國大部分港口被要求實行7/24運營模式,但是,緩解供應問題最重要的點是在人力稀缺上。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儘管貨船泊岸,但整個卸貨時間長達5天。這樣看來,若美國不盡快解決勞動力問題,該國供應鏈問題或會愈發嚴重。
文 | 張建琳 題 | 黃紫鎵圖 | 盧文祥 審 | 黃紫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