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已有兩個多月,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哪些變化?銀行理財產品告別“穩賺不賠”時代,市場接受度和認可度有多高?
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在收益率普遍走低、不再“保本”的情況下,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熱度不減。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較去年、前年明顯升温,投資者如今更願意接受相對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某國有大行一級支行財富顧問安經理表示。
建設銀行的一名理財經理也表示,最近前來諮詢銀行理財產品的人很多,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重新“看重”銀行理財。
圖為一名銀行工作人員在點鈔。(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市場行情震盪與普通投資者追求穩健收益的綜合作用下,銀行發行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備受矚目。
據浦發銀行的一名理財經理介紹,近日面向零售客户發行的額度達100億元的某款固收類理財產品,28分鐘全部售罄,提前結束募集。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商業銀行面臨產品轉型壓力和新產品市場接受程度的壓力。目前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保持了持續增長趨勢,行業整體經受住了轉型的挑戰。
目前,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已經實現清零。但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高於其他投資產品。
25歲的周特立參加工作已有3年,今年以來他購買的基金收益率出現負增長,為了保住自己的“錢袋子”,他特意到招行網點諮詢更為穩妥的銀行理財業務。
與此同時,隨着理財業務公司制改革推進,理財公司紛紛亮相,銀行理財專業化經營的特點不斷凸顯,投資渠道不斷拓寬,產品體系更加完善。目前理財公司產品規模已佔到銀行理財市場的六成左右。
“我行理財公司現已推出固定收益類、固收+系列、混合類、權益類、股權類、項目類等理財產品,投資者能獲得更豐富多樣甚至量身定製的投資理財服務。”安經理表示。
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在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金融機構類型中,2022年1月,理財公司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4.25%,環比上漲0.06%。
記者走訪一家工商銀行網點時得知,理財公司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較高,一是因為產品期限偏長,二是產品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從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各銀行網點都有不少年輕人前來諮詢理財業務。
28歲的上海市民曾思源自有閒錢起,便開始在銀行購買固收類產品,他認為低風險等級的銀行理財產品讓人放心、管理起來也省心。
某國有大行的一名理財經理表示,當前投資理財人羣呈現年輕化趨勢,年輕人越來越知道理財的重要性。“去年12月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銷售十分火爆,其中近三成是年輕人購買。眼下距離下一期養老理財產品發售日期越來越近,已有不少年輕人前來諮詢預約購買事宜。”
相比中老年人依賴銀行客户經理推薦產品的傳統方式,年輕人更多是在網絡平台上積累投資理財知識。在一些年輕人熱衷的社交媒體平台上,不少博主發佈了銀行理財相關視頻,除對比分析產品收益率,還詳細介紹了熱門產品的“搶購”攻略,積極帶領“Z世代”入場佈局。
面對銀行理財市場的變化,投資者如何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投資者教育和專業知識的積累非常重要。
“以前客户閉着眼睛買理財就可以了,現在的產品越來越複雜,需要投資者結合產品期限、風險等級、業績比較基準等挑選產品,也更需要我們提供專業的投資理財建議。”某股份制銀行的一名理財經理表示。
葉宸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經濟統計學專業,金融知識的系統學習讓他在投資理財方面得心應手。他説:“理論知識對實踐有指導作用,市場上的金融產品魚龍混雜,我也不求高回報,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勢,穩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才是主要追求。”(熊心儀、李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