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理財白皮書發佈,管窺天弘基金的“道”與“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黃秋涵
緣於風險低、收益較低波動等特點,穩健類理財產品尤其是公募基金一直以來在居民理財配置中佔據重要位置,是養老、買房、教育等資金的主要來源,始終受到低風險偏好人羣的青睞。
不過,理財市場全面進入淨值化時代後,供需兩端均面臨深刻變革與挑戰。去年四季度,債券市場經歷大幅波動和分化,不少銀行理財、債券基金遭遇顯著回撤併引發贖回潮,有的單季贖回金額更是超百億。不過,也有如天弘弘擇短債基金等部分公募基金,因準確的預判和行動而在這輪調整中“全身而退”乃至實現淨值的逆勢增長。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面對全面淨值化時代下的分化與考驗,佔據理財市場重要地位的穩健類理財何去何從?近日,天弘基金與媒體聯合出品了一份深度研究穩健類投資產品的白皮書——《2022穩健類產品波動回溯與反思——居民穩健理財需求何處去?》(以下簡稱《白皮書》),從穩健類產品波動歷史、運作模式、破解之道等維度,深度分析了當前的穩健理財市場。
道:痛點仍存,堅守穩健定位很重要
2018年,央行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吹響了理財產品邁向淨值化轉型的“集結號”;2022年,《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該年也成為理財全面淨值化元年。
淨值指的是理財產品持有的各項資產減去負債後所剩餘的價值,理財產品淨值化則指將一個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轉化為一種基於資產淨值的金融工具,投資者可以購買該產品的份額,並根據其持有期間的資產淨值獲得相應的收益。淨值化轉型的要義在於,提升理財產品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讓投資者能準確瞭解自己的投資盈虧與風險情況,從而也打破剛性兑付,真正迴歸資管行業“受人之託,代客理財,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本質。
因此,全面淨值化後,投資者與金融機構均面臨全新的課題和挑戰。
對投資者而言,保本保收益、穩賺不賠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剛性兑付、無風險投資等投資心智需要改變,投資者需接受更為理性、迴歸本質的投資者教育;對金融機構而言,如何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打造更為成熟的投研體系,不斷健全產品譜系,滿足投資者日益多元的理財需求,併為投資者提供更為良好的投資體驗,成為擺在其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面對全新的市場環境,諸多亂象也層出不窮。《白皮書》指出,在收益風險比明顯不對稱的情況下,有的基金未對風險保持足夠的敬畏,存在博排名、要規模,盲目拉久期或加槓桿等行為,導致產品在市場調整中出現較大回撤,投資者投資體驗較差。而在固收+方面,部分產品一邊宣傳固收+,一邊卻是不斷增加權益倉位的風險暴露,將“固收+”做成了“權益-”,回撤之大甚至不亞於偏股基金。
種種問題的浮現,使得投資者對穩健理財產品的投資更為迷茫。如何讓投資者真正放心地持有穩健類產品,各家基金公司都在摸索解法,探索破解之道。那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哪些金融機構已直面市場考驗並交出了答卷?
《白皮書》向投資者重點介紹了天弘基金這一典型案例。《白皮書》指出,近年來,天弘基金的投資業績一直名列業內前茅,近2年、7年,天弘基金在固收類大型公司絕對收益排行榜上均高居榜首;在3年與近5年的時間維度上,天弘基金則位列第二。
天弘基金是如何實現如此出色的業績的?如果將投資策略分為“道”和“術”兩大層面的話,那麼,在“道”的層面,天弘基金有何獨到之處?
《白皮書》指出,天弘基金對於穩健類產品,從整體定位到產品分類,從團隊架構到投研體系,都圍繞着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且可持續的回報而展開,並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投資者的投資體驗是通過收益和回撤來感受的,而對於穩健類產品的投資者來説,對於回撤的厭惡尤為凸顯。在天弘基金看來,穩健類產品的管理更要注重控制波動,這是滿足投資者穩健投資需求的有力保障,也是取得長期好業績的前提。如果投資者在下跌時止損贖回,就沒有機會再獲得收益。如果能將淨值曲線趨勢做得穩健一點,投資者拿得住,才能夠賺到錢。
天弘基金的理念是,先守住風險的底線,再去追求收益,始終將風險收益的判斷放在前面,算好每筆投資的風險收益比。對“穩健”的堅守還體現在,天弘基金不過分追求產品的短期業績,而是從投資者利益出發、不追求短期規模,並且能經受市場的考驗。
《白皮書》透露,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天弘基金經理杜廣反覆向投資者提示可轉債基金的風險,建議投資者不要購買其管理的可轉債基金。基金經理明確建議投資者不要購買相關產品,這在市場中並不多見。但在天弘基金固收體系總監姜曉麗看來,身處一線的基金經理對當前市場是否存在泡沫是最為清楚的,基金經理獨立發聲是好事,也是天弘基金十分鼓勵的行為。
這背後,也正是天弘基金一直以來堅持從投資者利益出發,堅守穩健定位的投資理念與價值觀。
術:獨到投研體系孕育亮麗業績
“道”的定位與高瞻遠矚,需要在“術”的層面實現實質性落地。《白皮書》透露,經過多年探索,天弘基金已摸索出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體系,包括協同作戰的團隊組織、嚴守科學化投研方法、清晰刻畫產品風險收益特徵等。
具體而言,天弘基金的穩健投資體系由固定收益部、混合資產部、宏觀研究部、信用研究部和中央交易室組成,這一架構納入了固收與固收+,形成了大固收架構。
設置這一架構的理念在於,天弘基金希望通過專業分工獲取超越市場的投研優勢,而非過於依賴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這一架構的另一特色在於,對基金經理的考核不侷限於業績和規模,而是注重其研究及對團隊的投資貢獻。這鮮明體現了天弘基金對投研及其形成的長期競爭力的高度重視。
而所有的分工與合作,要保證高質量的輸出,離不開科學化的投研方法。以天弘基金固收投資獨創的五週期模型為例。該模型指的是從宏觀經濟週期、宏觀政策週期、機構行為週期、倉位週期、情緒週期五個維度,實現對固收市場的科學把握。
《白皮書》指出,這一模型有三大特點。其一,時間維度從上到下,跨越長週期、中週期和短週期;其二,五週期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有層級的概念,上層週期通過一定的行為或模式制約下層週期。比如宏觀經濟週期通過經濟的上下限制約整個政策週期,政策週期又可通過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向銀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傳導,從而影響整體債券的行為週期;其三,這些層級並非並列關係,而是嵌套關係。要研究其中某個週期,就得研究上層週期。比如研究貨幣政策,必須知道宏觀經濟狀態才能輸出貨幣政策。要知道機構行為,就得了解貨幣政策的狀態。
總的來看,在五週期模型中,上兩週期(宏觀週期、貨幣政策週期)將通過預期影響到資產端方向的判斷,比如防疫政策和地產端的變化,使得資產端預期發生方向性的變化。而方向性趨勢變化的程度主要由負債端決定,也就是對應的下三週期。一旦負債端出現問題,市場大概率將出現大幅調整。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很難做到事前精準預判,但通過下三週期諸多高頻的跟蹤指標,天弘基金也能較快捕捉到信號並進行第一時間的應對。
以2022年四季度為例,天弘固收團隊在看到短債尤其是6個月左右存單一天內上行40BP,且基本面沒有支撐時,判斷負債端一定出了問題,因此在第一時間跟隨市場減掉了高流動性的資產。此後,市場持續回調,但前期快速的應對使得天弘的穩健類產品在本次調整中回撤較小。
在嚴守科學投研方法的同時,針對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天弘基金還將穩健類產品進一步劃分,為投資者提供覆蓋全面且風險收益特徵清晰的產品,涵蓋機構固收產品、個人固收產品、固收+系列產品等。
總體而言,在淨值化時代,穩健理財的投資環境早已改變,這對金融機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將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不為博取短期利益,以長期穩健的表現展現專業的力量與擔當。依託自身在穩健理財市場摸索出的“道”與“術”,天弘基金已向投資者交出了屬於自己的答卷:低波動亮眼的業績及良好的投資體驗。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