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7月初開始,A股的走勢就不盡人意,投資者對當月大盤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也有相應的思想準備。但是,恐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在7月下旬的幾個交易日,市場出現了近幾年來少見的連續下跌行情,三條陰線下來,上證指數不但跌破了年線,並且抹去了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即便在大跌以後在消息面的影響下市場出現了超跌反彈,但從技術上講,整個盤面轉弱的格局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短期內要真正走強難度還是不小。
有種觀點認為,這次股市大跌主要是因為權重股走弱,引起市場恐慌所至。由於這些權重股大都曾經為基金重倉持有,因此也有觀點認為是抱團股瓦解帶來了市場的整體下跌。其實,從年初開始抱團股就出現了鬆動,而相當數量的權重股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出現了下跌,到6月底的時候普遍跌幅在30%上下。而這期間,大盤運行的基本節奏還是震盪向上。因此,在這輪下跌行情中拿權重股説事,是不客觀的。
坦率而言,這次大盤之所以會如此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觸發因素而言,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教培股暴跌,而這個暴跌又是與政府出台教育“雙減”政策相關。根據現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進一步規範整頓學科教育的課外培訓機構及其活動,是完全必要的。當然這個最新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相關教育培訓機構的經營模式,特別是強調要轉製為非營利性企業,這就影響了市場的預期。對於資本市場來説,最看重的是預期,而一旦預期發生了難以預料的變化,自然也就無所適從了。進一步説,由此產生的負面情緒,還可能蔓延到其它投資領域。在A股市場上,屬於學科類的教培行業上市公司並不多,但它們的遭遇卻嚴重影響了市場情緒。顯然,正是因為感到缺乏穩定的預期,股市才大跌的。
另外,一段時間來市場上展開的是結構性行情,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只要規避下跌的股票,抓住當前的熱門品種,即便大盤表現不佳,但自己還是有機會盈利的。但現實問題是,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已不同於以前,一方面具備相應題材以及良好成長性,有足夠上漲空間的股票並不多,另一方面即便是一些處於風口上的品種,估值也都不低。在大環境平穩的情況下,它們也許還是能夠繼續有所表現的,但時下源於各方面的負面因素較多,諸多宏觀數據也提示實體經濟運行存在一定的困難。在此背景下,結構性行情就不可能表現得特別強。而一旦市場出現恐慌情緒,做空力量集中爆發時,結構性行情也就難以展開了,再火爆的熱點此時也只能偃旗息鼓,個股的普遍下跌成為常態。看得出,結構性行情是適合於平衡市的,在大盤整體明顯走弱的情況下,指望繼續保持較有力度的結構性行情,恐怕是不太現實的。
如果説在之前的結構性行情中,部分股票的上漲還是給了投資者以相應的回報。那麼到了大盤整體開始調整時,這些因為先前行情活躍,尚有較多獲利盤的股票,自然就成為投資者率先賣出的對象。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一種很特別的現象:質地比較好的、特別是原先漲幅比較大的股票,此時往往跌幅也大,從而形成了“多殺多”的局面。如果説,市場上績差股的下跌對投機資金會有打擊,但通常無礙大局。而一旦績優股也大跌,對投資者的積極性會造成很大的挫傷,往往會加劇人們對後市看淡的心態。如此看來,曾經的結構性行情,在現在這個時候,客觀上對大盤是起到了某種拖累,其負面作用也是明顯的。
現在,有不少投資者開始討論大盤何時重返上升通道的問題。應該説,在宏觀面能夠保持穩定,且基本面也會逐漸改善的背景下,股市不可能一路單邊下行。一些政策調整所帶來的影響,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化,行情低迷的局面是會改變的。但問題是,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內外部條件的配合。好在,權威部門已經發出了維穩的信號,相關媒體對此也多有報道,因此,後市企穩反彈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畢竟剛經歷了暴跌,投資者心態調整也有一個過程,現在還是應該保持謹慎的態度,不急於搶反彈,耐心等待局面進一步明朗與大盤走勢的繼續修復。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