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一鳴 包興安
近日,富時羅素方面表示,將在北京時間3月30日凌晨6時左右宣佈是否確認納入中國國債。這意味着中國國債有望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專家認為,受益於國債納入國際指數、投資准入程度改善等因素,境外投資者配置中國債券的步伐將加快。
將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中國債券市場本身的投資價值以及互聯互通和對外開放的基礎設施已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認可。”粵開證券研究院高級策略分析師李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國債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後,保守預計將吸引千億美元以上增量資金流入中國債市,進一步增強我國債市流動性。
渣打銀行最新研究報告稱,預計今年10月份起,中國國債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後的一年內,將獲1300億美元至156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
去年9月25日,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其富時世界國債指數,預計2021年10月份開始納入,具體納入時間和實施細節將於2021年3月份確認。目前,全球三大債券指數提供商中,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政府債券指數已先後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主要指數。
“富時羅素納入中國國債將促進中國債市投資者多元化,有望引入更多外資長期資金,提升中國債市運行的穩定性。同時,也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李興説。
中國國債納入國際指數可以幫助市場參與者更好地瞭解中國市場。渣打銀行預計,到2021年,外資對中國國債的淨購買量將從2020年的5710億元人民幣上升到8400億元人民幣,這將佔2021年國債淨髮行總量的31%,高於2020年的14%和2015年-2019年的均值16%。因此,到2021年底,外資對中國國債的持有比例可能從2020年底的9.1%上升到11.5%-12.0%。
“中長期來看,國際主流指數納入中國國債將會增強中國債券的吸引力,中國債市的投資者將會更為多元化、機構化,成交也將更為活躍。”李興説。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未來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互聯互通的另一個領域是全面開放市場,比如中國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市場等,也在不斷摸索向境外投資者擴大開放程度,提供投資進出便利。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中國金融體系能夠抵禦和化解較大的金融市場波動,這是金融進一步深化和開放的前提條件。
外資持續增持中國債券
近年來,隨着中國債市開放加快,外資持續增持配置中國債券。
央行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0年,境外資金流入我國債券市場超過1萬億元,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長期資金,購買的主要品種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末,該機構為境外機構託管債券面額達31524.69億元,環比增加956.94億元,環比增幅為3.13%。自2018年12月份以來,境外機構已經連續2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57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3.5%。從券種看,境外機構的主要託管券種是國債,託管量為2.06萬億元,佔比57.8%;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債,託管量為9944.41億元,佔比27.9%。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國投資者看好中國債券市場,這與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有關,特別是中國債券市場的盈利能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隨着對外資開放渠道增多,外資增持中國債券的規模和比重加大,也有助於中國債券市場引入更多投資者,助推債券市場走向完善成熟。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資持續增持中國債券,一方面是因為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債券市場改革開放;另一方面,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高,對外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人民幣國債納入全球指數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國內債券的影響力。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債券市場各項規則逐步統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設穩步推進,如在投資者方面,支持商業銀行參與交易所市場交易;在執法方面,建立債券市場統一執法機制;在信息披露方面,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規則分類統一。去年,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佈《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允許在銀行間市場開户的境外投資者可直接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目前,我國金融開放程度持續提升,無論是提高市場準入,還是擴大國內需求,都要把債券融資作為重要的資金補充,特別是債券通等開放舉措大幅提高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資源配置,有效吸引更多資源集聚,從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瞭解決思路。”劉向東説。
郭一鳴認為,近年來,我國債市開放駛入“快車道”,尤其是在完善債券發行管理辦法以及多項債券市場開放舉措之下,我國債券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影響力也逐步提升;在成功引進諸多外資投資者的背景下,國內債券市場也在不斷融入國際市場。但與國際一些成熟市場相比,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依然較低,境外機構持債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未來要繼續大力度擴大國內債市開放,有效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切實增強中國債市對全球資金資源的吸引力,為此需要統籌好開放與安全的關係,可以適當在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台試點壓力測試,在壓力測試基礎上再全國複製推廣相關做法,讓中國債券市場發展蹄疾步穩,逐步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功能。”劉向東説。
郭一鳴建議,繼續給外資提供更便利的投資渠道。同時,發展境外人民幣債券市場,在加大開放的同時,也要逐步加大“走出去”力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