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020年全球貿易活動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干擾着全球多邊貿易格局,但是,歐盟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額保持持續增長,中國首次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逆勢上揚的貿易合作成就不僅來之不易,而且為中歐建交45週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中歐合作抗疫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中歐高水平貿易合作彰顯出多邊合作機制的強大能量。一方面,中歐貿易實現了互惠互利,特別是在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經濟運行後,深受疫情肆虐影響的歐洲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倚重;另一方面,中歐經貿關係近年來總體穩定,對話與合作始終是雙邊關係的主基調,這種穩定性與中美、歐美間近年來接連發生的一系列貿易摩擦形成鮮明對比。
與此同時,國際傳統貿易關係也顯現出“洗牌”態勢。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出現“明顯重大下降”,美國滑落為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這種變化“順理成章”。
首先,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中國經濟的韌性與穩定性得到進一步彰顯。歐盟選擇加強對華貿易合作是理性選擇。其次,世界最成熟經濟體與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必然會相得益彰。近幾十年來,中歐經貿關係總體上穩步發展。截至2019年,歐盟連續16年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連續15年為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其三,中歐經貿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中國市場的優勢可謂“獨此一家,別無分店”,中國也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具備很強的發展能力和潛力。而歐盟在醫療、養老、綠色經濟等多個領域具備很強的技術與管理經驗優勢,中歐能夠在理念契合、優勢互補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世界經濟“雙引擎”的引領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與歐盟在促進經貿合作方面相向而行,在政策領域共同努力。中歐正式簽署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推動中歐優質農產品更加便捷地進入對方市場。特別是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2020年底如期完成,為中歐經貿合作前景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中國還採取了一系列穩外貿的舉措,在合作抗疫中發揮“快捷通道”的作用,發揮中歐班列的作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中歐經貿合作雙向逆勢走強,顯示出中歐經貿往來並非“單行線”,而是互惠互利的雙向道。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歐盟實施大規模經濟復甦計劃的啓動之年,中歐關係面臨重要機遇。在新的起點上,相信中歐合作“牛年有牛勁”,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推動經貿關係邁上新水平,實現“好上加好”。(作者:陳 博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