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期貨上漲50%,你喝的咖啡什麼時候漲

咖啡期貨上漲50%,你喝的咖啡什麼時候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桃子,圖源圖蟲,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期貨咖啡豆市場暴漲50%,但成本還沒有落到消費者咖啡杯中。

“我們這種小店和期貨市場的變動關係不大,生豆漲價我這邊不太有感覺,我準備漲價都兩個多月了,但還沒漲。”劉麗清邊打着奶泡邊回答。

劉麗清在杭州經營着一家精品咖啡店,咖啡店在當地咖啡圈內以氛圍輕鬆、豆子不錯聞名,經常會有當地的咖啡師去品嚐交流。

據美國洲際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已經上漲超過50%,另外,本週阿拉比卡咖啡價格飆升至十年來新高。

但就目前來看,期貨市場生豆暴漲,並未引起國內終端市場咖啡價格變動。

不少觀點將國內咖啡仍未漲價原因,歸於中國雲南咖啡豆熱度不斷攀升。什麼值得買雙11項目總負責人張宇昂表示,由於“支持國貨”理念的盛行,加之雲南咖啡豆自身超高的性價比,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與關注。很多國內品牌也單獨推出了雲南系列咖啡,在品牌的依託下,雲南咖啡豆銷量也非常可觀。2021上半年,在什麼值得買站內,雲南咖啡豆及相關產品訂單量和GMV同比提升35.08%、101.67%;2010年與雲南咖啡莊園合作成立“明謙莊園”明謙咖啡,今年上半年在站內的GMV和訂單量同比提升63.31%、65.95%。

當我們探索咖啡產業鏈的每個環節,會發現這並不是唯一原因,除雲南豆影響因素之外,咖啡成本構成、行業抗壓能力也在其中。

讀完本文你將瞭解:

1.此次咖啡豆價格上漲,最終由誰承擔?

2.咖啡成本構成及咖啡豆在其中的影響是什麼?

3.咖啡期貨是什麼?

4.未來,終端市場咖啡價格是否有上漲的可能?

硬抗:漲幅可承受

“早一個月就漲了,漲了差不多20%多點。”通過劉麗清,我們聯繫到了她的穩定供貨商,位於重慶的咖啡烘焙商Joe。

早在2012年,Joe便遠赴國外學習咖啡烘焙技術。回國後成立了自己的咖啡烘焙工作室,從豆商那裏購買咖啡生豆,進行烘焙製作再出售給咖啡店。

“太慘了,等於我成本變得更高,但我售價保持不變。”Joe繼續抱怨到,“我昨天一天的營收只有3200元,你敢信?”

當問及生豆成本上漲,卻不漲售價的原因,Joe表示咖啡生豆價格2017年前後一直在降,此次上漲幅度仍在可承受範圍內,“説到底還是農作物嘛,漲漲跌跌的也正常,先扛着看看趨勢,總不能我自己一點餘地都沒有,被它的起伏牽着走。”

據瞭解,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從2016年下半年起一直處於波動下滑的狀況,直到疫情之後才開始出現上漲。從2017年到2020年,咖啡豆期貨價格維持在1美元至1.4美元每磅之間,從2021年開始出現較快增長,目前咖啡豆期貨價格約為1.9美元每磅,達到近年來最高。

咖啡期貨交易,始於1882年紐約咖啡交易所(後更名為紐約咖啡、糖及可可交易所),進行交割的標的物便是製作咖啡的原材料,未經烘焙等工序處理的咖啡樹種子——咖啡生豆。

近來交易過的咖啡豆期貨契約共有兩種:C型咖啡豆(交割標的以來自19國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但不包括巴西),以及巴西的B型咖啡豆。不過B型咖啡豆期貨契約因交易不熱而在1982年宣告下市,目前僅有C型咖啡豆期貨契約在該交易所交易。

作為交割標的的阿拉比卡豆,是商業咖啡中重要的一種,佔據世界咖啡產量的70%以上。市面上絕大部分精品現磨咖啡,使用的均為阿拉比卡豆。其主要產地為南美洲(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區域除外)、中美洲、非洲(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地,主要是東非國家)、亞洲(印尼,也門、印度、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

簡單來説,咖啡期貨上漲,意味着作為製作咖啡原材料的咖啡生豆,在市場中的交易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據瞭解,由於擔心價格持續上漲及咖啡豆緊缺情況加重,全美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馴鹿咖啡日前表示,公司正在大量地囤積咖啡豆。

與此同時,其他擁有烘焙工廠的連鎖精品咖啡應對漲價,同樣有彈性空間。

“一般應對生豆漲價的方式無外乎控制成本、研製和尋找其它可替代的豆種,”精品咖啡品牌Seesaw負責人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是會想辦法控制供應鏈成本。

與馴鹿咖啡一樣,星巴克在今年的投資者電話會中曾表示,目前公司已經提前採購完成了約14個月的咖啡豆儲備,在2021年和接近整個2022財年,咖啡價格都不會上調。

據瞭解,咖啡生豆成本並不高,其在加工過程中的附加值相對較高,中上游環節的工廠及烘焙商,可利用較高的利潤來吸收和分攤原材料的成本上漲。

咖啡行業專家王振東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表示,以雲南種植的咖啡豆為例,18年本地統貨生豆(質量一般並且未分級的咖啡生豆)在產地的收購價格,約為1公斤12到14元人民幣,經過各種流轉貿易成本,從產地再到工廠裏成本累加後約為20元。而對外售賣一公斤雲南熟豆的價格在40-90元不等。

另一方面,作為農產品,受到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咖啡生豆價格的波動是常態。2016年,由於供應持續緊張,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咖啡期貨價格便上漲了21%。隨後上漲至30%左右。

而咖啡生豆漲價最嚴重的一次,價格上漲300%。與目前Joe表示的生豆實際收購價上漲20%相比,顯然仍在可承受範圍內。

源頭引發的價格上漲在中上游製作環節顯現,由於工廠及烘焙商在咖啡產業鏈中利潤相對較高,目前生豆漲幅所帶來的影響,似乎暫時由這部分來消化分攤。

一杯咖啡,豆子多重要?

“豆子肯定要用得好,不同的產區土壤、温度、濕度、海拔等等都不一樣,同一種類的豆子因為產區不同,風味也會不一樣。”當提及咖啡豆的重要性,劉麗清有些激動,“豆子我一般用埃塞、哥倫比亞、曼特寧、洪都拉斯。有淘到別的好的也會買來試試。”

談到目前市面上大火的雲南豆,她皺了皺眉:“之前用過,感覺不太好,性價比倒是挺高的。但是你也知道我們是做精品咖啡的,品質最重要。”

劉麗清提到的咖啡產區,即適宜咖啡樹生長的地區,位於赤道附近,是咖啡愛好者辨別咖啡風味的重要依據之一。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中南美洲的巴西、哥倫比亞、牙買加、危地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東南亞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等,都是主要的咖啡產地。我國雲南,同樣位於咖啡帶中。

除獨立精品咖啡館外,已經封神的星巴克,在精品豆子的選擇上也偏好國外產區。

“我們甄選門店這期的手衝豆子,選的是巴西南聖圖裏歐莊園的瑰夏,品質不錯。”星巴克資深咖啡師徐燁補充到。

另外,像Manner、瑞幸、Seesaw等國內咖啡連鎖品牌所使用的精品咖啡豆中,有一大部分同樣來自國外咖啡主要產區。

顯然,一杯咖啡,豆子的品質至關重要。無論是獨立精品咖啡館還是咖啡連鎖品牌, 國內咖啡行業對風味穩定性、培育成熟度相對更高的國外產區咖啡豆,依賴似乎並不小,高性價比的雲南咖啡仍未佔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從成本來看,一杯咖啡中豆子的重要性,就顯得異常低。

“我進豆子的供貨商那邊沒給我漲價,再説了,豆子漲點價格,均攤到每杯咖啡上,也沒多少。”提及是否擔心被生豆漲價波及成本,劉麗清表示,咖啡豆在成本中佔比極低,“奶都比咖啡貴!”

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一般咖啡館做一杯美式咖啡需要用到15g到20g左右咖啡粉,成本在4元到6元左右。根據咖啡豆種類和等級不同,價格也有不同。一般加奶的咖啡成本在8元到10元,根據常温奶和鮮奶價格不同,成本也有浮動。

同時從《華爾街日報》披露的渣打銀行統計的一杯星巴克咖啡的成本結構圖來看,原材料成本在一杯大杯拿鐵咖啡的成本構成中佔比非常低,佔據成本構成前兩位的是租金成本和門店運營成本,分別高達26.1%和15%,而利潤則為17.7%。

咖啡期貨上漲50%,你喝的咖啡什麼時候漲

 星巴克大杯拿鐵成本構成圖 

可見,在終端市場,一杯咖啡中豆子品質的重要性高於價格。咖啡供應鏈底層市場對生豆價格上漲敏感度似乎並不高。

新鋭咖啡品牌的產業鏈大考

未來終端價格穩定與否,考驗的是品牌產業鏈。

前文提到,歷史上咖啡豆漲價最嚴重的一次,價格上漲300%。彼時的星巴克處於成長期,與目前的瑞幸、Manner類似,有一定規模與人氣,但並沒有完整咖啡產業鏈。

據瞭解,咖啡豆價格上漲300%,對成長期星巴克打擊不小,當時星巴克同樣選擇咬牙堅持,但由於價格漲幅過大,且自身未建立穩定咖啡供應鏈,最終星巴克還是選擇通過漲價來度過危機。

生豆上漲危機過後,星巴克立即做出反應,建立了“反脆弱”機制,即在全球各大咖啡主要產區運營了9 個咖啡豆種植支持中心,從源頭完善咖啡供應鏈。目前,星巴克擁有全球範圍內現磨咖啡品牌最龐大供應鏈體系。

 星巴克現磨咖啡供應鏈,來源:頭豹研究院 

應對生豆價格上漲,咖啡市場“頂流”早已交出答卷,國內咖啡連鎖品牌同樣有意識的在逐步建立“反脆弱”機制,以確保源頭供貨穩定。

瑞幸在我國咖啡產區雲南擁有穩定合作渠道,從生豆的收購,到烘焙加工,都與雲南當地豆商合作完成。

一些咖啡新鋭品牌的供應鏈,則比瑞幸更像星巴克。Manner與Seesaw在雲南產區設有自己的收豆點,直接與咖農對接。此外,在雲南普洱等咖啡豆主要產地,Manner還擁有獨立實驗中心。從收購到製作,均由自己把控。

然而,本土化的“反脆弱”機制或許並不強壯。

與星巴克佈局全球的9大咖啡豆種植支持中心相比,僅在雲南擁有自己上游供應鏈的國內咖啡品牌略顯單薄。

咖啡期貨上漲50%,你喝的咖啡什麼時候漲

 星巴克9大咖啡豆種植支持中心 

除原產地佈局外,因電影《一點就到家》而出圈的雲南咖啡豆,在品質上,似乎同樣存在問題。

“還是會買國外產區的豆子,現在人嘴巴越養越叼了。”Joe表示,自己並沒有固定合作的豆商,誰有好的就收誰的,“又不是一家店的所有豆子都好。”

當問及國外產區豆子價格上漲,是否會考慮雲南豆時,Joe停頓了一會兒説道:“雲南豆價格挺好,但完全不考慮,沒有購買慾望。”

深入問其原因,Joe回答:“這怎麼説呢,就比如和牛為什麼比一般牛貴,因為牛種好,基因是關鍵,後期培養反而是其次。你去看看全球知名一點的國外豆商,有見到過哪怕一款雲南豆嗎?一顆都沒有。”

與此同時,國內咖啡連鎖品牌面對大熱的雲南豆,最常見的使用方式,是拼配。即幾款咖啡豆混合搭配,保證咖啡味道的穩定性和成本。如Manner店用的意式咖啡豆,便是由雲南、耶加雪啡、曼特寧、危地馬拉四種豆拼配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貫用於拼配的雲南豆,成為單品進行售賣時,其強調的並不是風味,而是情懷。

目前, 星巴克手衝咖啡及零售所用到的咖啡豆,大部分產地依舊為國外產區。最近一次出現的雲南咖啡豆,是一款名為“天佐之合”的綜合豆。這款咖啡豆的宣傳重點,是雲南咖農通過咖啡種植,不斷成長的故事。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與有數青年觀察局聯合制作的《2021青年咖啡生活消費趨勢洞察》數據顯示,咖啡已成為一二線城市居民的“剛需”,在具有咖啡消費行為的人中,超六成消費者每週會飲用3杯及以上咖啡。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咖啡消費量較高,人均咖啡消費量已與成熟咖啡市場相當。

中國咖啡市場經歷了“重產品”,到“重體驗”,再到“產品品質化+體驗品質化”的演變。消費者對咖啡豆產地、品質的要求逐漸變高。

在這一點上,雲南豆相比國外成熟產區的豆子而言,稍顯遜色。情懷能吸引流量,但品質卻撐不起復購,國內咖啡連鎖品牌“反脆弱”機制的源頭本身,似乎仍然脆弱。

此次國外產區咖啡生豆價格上漲,或許是給國內咖啡連鎖品牌提供了暴露問題、自查抗風險能力的機會。

“起起伏伏,總會迴歸正常。前幾年價格低,好多莊園就不種咖啡了,後來價格漲了又都開始種,多了價格又壓,少了價格再漲一直這樣循環,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熬得住的熬過去,熬不住的漲價掉粉嘛。”Joe笑着調侃,如同在寬慰自己。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36 字。

轉載請註明: 咖啡期貨上漲50%,你喝的咖啡什麼時候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