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內兩傳赴美上市背後 便利蜂的開店速度與資本佈局

街角的便利店能有什麼野心呢?然便利蜂一月內兩傳赴美上市。

7月8日,“便利蜂已提交赴美IPO申請”消息再次不脛而走,但便利蜂方面再次予以了否認,其回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消息“不屬實”。對於“後續有沒有關於上市的時間表以及公司資金情況如何,近期還有其他融資計劃嗎”的問題,便利蜂方面亦表示,“不方便回覆”。

相比這次,上一次的消息顯得更加詳實。此前6月23日,“便利蜂已啓動IPO”的消息便在網間流傳。彼時的消息稱,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將作為主承銷商安排本次上市事宜,而便利蜂擬募資5億-10億美金,最快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赴美上市。

4年開出2000家門店

2021年開啓“高速擴張模式”

便利蜂開店速度快是其給行業的一大印象,據統計,短短四年多,便利蜂開出了2000多家直營店,在《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中排名第10。

記者打開地圖搜索便利蜂,發現900米以內就能找到5家門店,3公里以內竟有25家之多,均顯示24小時營業。其店鋪擴張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2月14日,便利蜂在中關村地區首開五店。一年後,便利蜂門店達到百家,四年達2000家。

瘋狂的便利蜂門店擴張之路還遠沒有結束。去年12月,在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透露,公司將於2021年開啓“高速擴張模式”:便利蜂2021年的門店數將突破4000家,而到2023年,便利蜂門店數將達到1萬家。

記者走訪北京東城區的一家便利蜂門店發現,該門店的關東煮窗口有售貨員協助選購,另有一處新開的咖啡攤,有三位工作人員,結算處則為三四台機器代替人工自助結賬。

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這種技術帶來的自動化和便捷無疑也給門店複製提供了加速度。

去年9月份,莊辰超曾在一次與張磊、張勇、陸奇等人的“價值對話”中表示,創造便利店的長期價值,是用算法來優化和覆蓋整個便利店營運中的一切。

便利蜂的門店全部為直營,無論是繼續高速開店還是技術投入,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12月的便利蜂此前已獲三輪融資,2017年2月,便利蜂獲得來自斑馬投資(由莊辰超和兩位原去哪兒高管聯合創立)的3億美元A輪融資,第二次融資發生在2018年10月,騰訊投資和高瓴資本戰略投資便利蜂,分別持股8%,彼時便利蜂估值16億美元。第三次融資則為去年5月份的C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億美元,投資方未知。

有市場消息稱,便利蜂累計募集資金達1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全球頂級私募股權基金、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高校投資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聯網公司。

發現零售價值

如何平衡快速發展和自我造血

早在便利蜂入局時,正是便利店站在風口時,彼時資本熱錢紛紛湧入,各路玩家齊聚。

然而短短几年裏,便利店行業風雲變幻,停業關店消息不斷:2018年8月,北京168家鄰家便利店因為資金鍊斷裂全面停業。1個多月後,北京131便利店發出通知,稱公司因資金週轉問題現不能正常經營,2020年5月,全時便利店發佈停業公告......

不過,上海財經大學電商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認為便利店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即便是上海這樣便利店林立和新零售新品牌層出不窮的城市,目前便利店的滲透率也還不及便利店的誕生地日本,而且從人們的即時消費需求變化來看,無論是早餐、咖啡還是午餐便餐,便利店也是最能夠滿足現代城市人羣的零售形式。各種品牌便利店的開關一方面和資本擴張有關,另一方面與店鋪本身是否能契合市場需求有關。新零售的價值在於更瞭解消費者,以及更好地創造客户價值。”

大家為何還在扎堆便利店?新零售的價值到底在哪?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也表示,便利蜂能夠獲得這麼多融資,也説明資本看好中國的便利店市場以及社區新零售等相關概念,總體上是一個積極信號。“為什麼很多互聯網巨頭也要做便利店?一方面當然是拓寬了零售渠道,另一方面,線下和線上其實是打通的,可以共享供應鏈。此外,線下也是一個提貨點,甚至可以基於便利店發展一些新的業態,它其實是個零售入口和場景入口,想象力遠不止是便利店那麼簡單。”

去年8月19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畢馬威聯合發佈了《2020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便利店實現銷售額2556億元,行業規模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放緩。具體而言,一線城市便利店市場較為飽和,二三線城市隨着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消費習慣的培育,成為便利店企業市場擴張的新陣地。

比如,一線城市中,北京單家便利店覆蓋人口數最多,便利店密度最低;二線城市中,重慶、昆明、南寧、青島等地的單店覆蓋人口數遠高於同等經濟水平城市,發展潛力大。報告強調,便利店市場空間依然很大,其中數字化和特許加盟是推動發展的兩翼。便利蜂也看到了二三線市場的新機會,在公司規劃將於2021年開啓的高速擴張4000家門店中,其計劃“一半將位於中國的二、三線城市”。

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便利蜂也面臨挑戰。一個很明顯的是無處不在的競爭對手。根據CCFA的數據,2019年時中國便利店行業門店數量已達到13.2萬家,而根據《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中石化易捷、美宜佳、中石油崑崙門店數均超2萬家,位居榜單前3名,此外,羅森、全家、7-ELEVEN的門店數量分別為3256家,2967家,2387家。而諸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平台,以及各路巨頭旗下或者支持的社區團購平台也在蠶食這一零售市場。

丁道師也表示,便利蜂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如何破解其快速發展和自我造血之間的矛盾,“如果它要盈利,那它一定要放慢發展速度和開店步伐。自營的模式很重,發展起來需要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投入,想要實現盈利難度也比較大,要做好一個平衡。”

他強調,便利店行業是一個薄利多銷的行業,利潤很低,正是因為有這麼多資本支持,才推動便利蜂在短期內實現了很多傳統便利店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實現的發展步伐。“但是如果它真要上市,投資人肯定要看它的現金流和利潤率,那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和矛盾,需要它考慮好,甚至將來他會不會開放加盟,我認為到了一定程度後很可能會,等到它整個供應鏈體系、品牌體系完善之後,再來開放賦能,讓整個行業來共享它的發展紅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月內兩傳赴美上市背後 便利蜂的開店速度與資本佈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