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以“防範系統性風險與維護金融安全”為主題的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平行論壇正式召開。本次平行論壇由中央財經大學承辦,雲集來自金融領域國際組織、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國內外高校的權威專家。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馬海濤在開幕致辭中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中財大在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中所做的努力:一是堅守育人本位,着力培養金融自主拔尖創新人才;二是堅持守正創新,努力構建中國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三是立足國家站位,聚力服務金融安全發展。馬海濤表示,學校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要,發揮學科優勢,持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更多金融領域高層次人才,服務金融強國建設。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主旨演講中強調,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重點之一是管理好政府債務。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對政府債務進行有效管理。一是發債的原因。要根據發債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好經濟分析、償債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等工作。二是債務的購買者結構。政府債務的發行有極強的貨幣政策效應,關鍵是要建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有效機制。三是債務的可持續性。要注重政府債務發行與金融市場的契合程度,本金再融資的可行性及相應的機制安排,債務利息支出佔財政支出、新增儲蓄和GDP的比重,以及通貨膨脹的作用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全球應該“Harambee”(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當今的經濟挑戰。儘管全球經濟在各種困境下顯示出了較強的韌性,但全球增長前景仍然低迷,特別是低收入國家,受到全球衝擊的影響更為嚴重。Barnett呼籲通過國際合作增強集體抗風險能力。他也強調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並呼籲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生產力,促進消費,應對氣候變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化解金融風險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內容。他建議做實金融監管,同時通過監管、財政、央行分工合作共構國家金融安全網:第一,監管承擔識別、化解風險的責任,監管政策要明確目標,尊重金融規律,並對監管效能進行問責;第二,央行主要負責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在“雙支柱”宏觀調控框架下實現幣值穩定與金融穩定;第三,財政上應增強出資人的權責利功能,並對政策性功能承擔一定財務責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吳衞星指出,近年來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出現大幅提升,但一方面家庭並未很好地利用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金融系統服務居民家庭的能力需要提高。如不加以干預,可能導致社會財富差距加大、競爭精神遭到破壞,甚至金融系統喪失人們的信任。他建議應當推廣投資諮詢等金融教育,優化相關金融產品法定披露要求,對費用過高的信用卡等金融產品加以限制,並建立長效的金融風險損失分攤機制。
活動現場,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慄崢與奇安信集團副總裁羅若月共同為中央財經大學-奇安信集團金融數據安全實驗室揭牌。本次聯合共建金融數據安全實驗室,是雙方落實戰略合作協議的重大成果,也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舉措,旨在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高水平金融科技專業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成果發佈環節,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張寧教授發佈2023中國金融科技創新指數,該指數主要用於衡量一個國家、組織、行業、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創新發展程度,是全球首個兼顧業務價值和融合程度的金融科技創新和數字化程度的指數。
國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韓東力教授發佈股市輿情實時監控系統,該系統利用日、周、月、季等多種頻次數據觀察股市輿情的變化,生成輿情預警信號,有助於預測市場變動趨勢並做出相應決策,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程婕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