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基金會徐永光:個人大病籌款平台是典型的市場化創新

  近日,在“慈善法修訂背景下大病籌款平台之道與規”的圓桌訪談研討會上,南都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徐永光表示,社會企業作為“第四部門”,結合了商業和公益的雙重目的,並通過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包括水滴籌在內的個人籌款平台就是很好的市場化創新案例。它們打破個人求助活動的時空限制,幫助更多人更好地實現籌款。

  關於大病救助領域的多元參與主體,徐永光詳細分析了政府、商業保險和公益機構各自的作用和責任。他強調,政府在建立公共政策和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扮演着關鍵角色,而商業保險則在很多國家為民眾提供了更加靈活和多樣的選擇。

  同樣,公益機構在這一領域內的作用不容小覷。徐永光認為,公益組織的主要責任在於創新,關注尚未涉及的領域,如罕見病羣體或被遺棄孤兒的醫療救助。

  而在討論到公益醫療的挑戰和機遇時,徐永光強調了創新在公益領域的重要性。他提到了一些公益組織如紅基會、春苗基金會等在醫療救助方面取得的成就。

  此外,徐永光還進一步深入探討了社會企業在公益領域中的作用。他指出,社會企業作為“第四部門”,其特點在於結合了商業和公益的雙重目的,旨在通過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這種模式在彌補政府和傳統公益組織不足的同時,也為社會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例如,他提到了杭州一家專門服務失能失智老人的醫院,展示了社會企業如何有效地整合政府、商業和公益資源,為特定羣體提供定製化的服務。

  同樣,包括水滴籌在內的個人大病籌款平台,同樣是很好的市場化創新案例。徐永光表示,水滴籌等平台已籌集超過一千億元規模的善款,成為許多病患家庭的救命稻草。這些平台突破了傳統慈善基於社羣、熟人之間的界限,使得個人求助活動超越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而基於平台服務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水滴籌之類的網絡平台必然需要收費。與一般公眾認為公益活動應該是義務的、免費的看法不同,徐永光認為,不收費是反市場的,必然走不遠,也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並且,“免費是最貴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6 字。

轉載請註明: 南都基金會徐永光:個人大病籌款平台是典型的市場化創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