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致利潤增2100%,士蘭微風光背後也有“犧牲”

缺芯致利潤增2100%,士蘭微風光背後也有“犧牲”

作者 | 顧天嬌

1月22日,半導體上市公司士蘭微(600460.SH)發佈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4.5億元到14.64億元,同比增加2145%到2165%。

歸母淨利潤從6000多萬增長到15億,士蘭微是如何實現大跨越的?

在一眾功率半導體IDM公司中,士蘭微的產能建設計劃堪稱“激進”,規劃產能超過同行聞泰科技、華潤微等,這樣的做法是否能讓它更上一層樓?還是會在未來撞上行業週期底部,慘遭“滑鐵盧”?

業績爆發

產能建設週期踩中產業“脈搏”

回顧2021年,半導體行業裏的功率半導體領域作為缺芯“重災區”頗受矚目。產能緊缺推動產品漲價,進而使得業內公司利潤飆升。

臨近春節,多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業績預告,其中華潤微(688396.SH)2021年預計歸母淨利潤中值為22.2億,同比增加131%;揚傑科技(300373.SZ)預計歸母淨利潤中值為7.57億,同比增加100%;新潔能(605111.SH)預計歸母淨利潤中值為4.11億元,同比增加196%,業績增速紛紛破百。

而在同行公司均取得高增長的背景下,士蘭微仍然脱穎而出,歸母淨利潤獲得了21倍的高增長。

士蘭微的產品包括用於家電和工業變頻的IPM模塊,用於白電、工業、汽車、光伏領域的MOSFET、IGBT等分立器件,用於手機的加速度傳感器、紅外光感傳感器、心率傳感器等MEMS傳感器,以及LED芯片等。

各類產品中,IPM是士蘭微的強項,它是國內極少數將功率半導體產品規模化導入白色家電市場的企業,下游客户主要有美的、格力等。MOSFET方面,士蘭微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聞泰科技、華潤微,技術上差不多,應用領域也重疊,主要是通用標準品。IGBT方面,士蘭微和國內廠商水平接近,去年拿下了比亞迪億元級的車規IGBT訂單,另外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也獲得了比亞迪的訂單。

過去,士蘭微雖然技術水平不遜於國內其他廠商,但在基本面一直表現不佳,一方面它在2019、2020年均為虧損,同時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值10個百分點,盈利能力備受詬病;另一方面它的資產負債率過高、償債能力不強也給投資者帶來公司“造血能力”不足的印象。

這些“缺點”都是因為士蘭微投建的大量產能尚未進入收穫期,隨着在建產能的陸續投產碰上去年缺芯潮,那可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先是其8英寸晶圓產線產能2020年6月起達到60萬片/年;再到12英寸廠2020年底投產,成為國內IDM企業中第一條投產的12英寸功率半導體晶圓產線;進入2021年後,士蘭微的各條產線基本保持滿產,毛利率得以改善,2021Q3毛利率達32%接近行業平均值34%。

士蘭微本次高達21倍的利潤增長,除了客觀上去年基數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白電、工業、汽車、光伏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增加,配合缺芯給國內廠家們提供了絕佳的“超車”機遇,士蘭微的產能建設週期踩中了產業“脈搏”、順勢而起。

高增長持續性存疑

IPM增量不增價,產能持續擴張需待市場消化

不可忽視的是,士蘭微有超三分之一的利潤來自於非經常性損益,由於參與投資了安陸科技,後者去年11月在科創板上市,這部分資產的增值帶來淨利潤增加了5.34億;另一家未上市公司視芯科技因為新一輪融資估值增加,導致士蘭微持有的這部分資產公允價值提升,淨利潤增加了5229萬元。

高增長難以通過不可持續的公允價值變動維持,士蘭微能否在未來繼續保持不錯的增速也因此受到質疑。

從產能和銷售情況兩個方面考慮士蘭微的成長性。

功率半導體是士蘭微的主要產品,產能也主要集中於此。綜合對比它與國內廠家的已有產能和未來規劃,MOSFET方面,士蘭微產能介於前華潤微和聞泰科技之間,不過士蘭微在建產能規模大;IGBT方面,士蘭微產能僅次於IDM廠商中的比亞迪。這為它的量產和搶佔市場提供了充足“彈藥”。

IDM廠紛紛擴產,也引得市場擔心下游消化問題,以及產生是否會引發價格戰的擔憂。而這在士蘭微的IPM產品上已有所體現。

從士蘭微的半年報可以看到,2021年上半年,公司IPM模塊的營業收入突破4.1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50%以上,在幾個產品品類中的增速較高。

IPM即智能功率模塊,可以用來調節電機輸入電源的幅值和頻率,進而調節電機的轉速,它是一台普通空調進化為變頻空調的主力。對於空調廠商來説,搭載IPM後,設計產品會比使用普通的IGBT更容易一些,因為IPM集成了IGBT、驅動和保護電路,具備多種保護功能、抗干擾能力強、體積小,這減少了產品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能夠縮短開發週期。

士蘭微最早研發的產品就是在白電市場做的推廣,後來逐漸推向工業市場。目前,它的IPM 模塊主要用在家電及工業客户的變頻產品上,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油煙機、電動工具、工業變頻器等。在“碳中和”背景下,帶電動機的產品對節能和功耗的要求更高,對IPM的需求增加,這塊市場“錢景”不小。

不過,IPM市場過去一直是日美歐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它們拿着市場的定價權。去年上半年,國內多家主流的白電整機廠商在變頻空調等白電整機上使用了超過1800萬顆士蘭微IPM模塊,數量上較上年同期增加200%,但士蘭微IPM總收入卻只增加了150%,存在“加量不加價”的情況。

在去年上游漲價的背景下,士蘭微的IPM產品反而銷售單價下滑,可見它的市佔率提升是以犧牲一部分利潤空間為代價,這種模式可能算不上“健康”。加上下游客户美的還在自研IPM,白電市場的蛋糕恐怕沒那麼好分。

白電市場如此,汽車、工業領域也難以倖免。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冠”比亞迪在引入供應商的時候就“廣發英雄帖”,士蘭微、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赫然在列,可以推測士蘭微目前在技術上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未來大增的產能如果不能如願消化,反而會成為士蘭微的拖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6 字。

轉載請註明: 缺芯致利潤增2100%,士蘭微風光背後也有“犧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