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潔)訊,首次遞交招股書失效後,融信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信服務”)再度向港股IPO發起了衝擊。
日前,融信服務向港交所更新了IPO申請材料並重新遞交招股書。這已經是該公司第二次提交上市申請,其首度遞交招股書是在2020年11月3日,該招股書於2021年5月3日失效。
融信服務在第二次遞交的招股書中,更新了2020年的相關財務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融信服務共有119個在管項目和91個已簽約管理但尚未交付的項目,覆蓋44個城市,在管總建築面積約1990萬平方米,總簽約建築面積約3820萬平方米。
對於首次遞交招股書為何未獲通過,融信服務方面5月6日並未向財聯社記者做出正面回應,僅表示“上市工作在推進當中”。
“IPO未能獲批的原因,或許是企業遞交招股書某些方面,不符合港交所的要求,也可能是一些財務數據未能更新,或者是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一位機構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中指院資料,融信服務位列2021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第19名,以及2020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第20名。
再次遞交的招股書披露,融信服務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4.14億元、5.18億元及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34.7%;同期純利分別為0.34億元、0.72億元及0.8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58.7%。
在收入以及純利上升的同時,融信服務2020年的毛利率卻出現了下降。2018年其毛利率為27.5%,2019年上漲至32.3%,但2020年卻降至28.8%,下降了3.5個百分點。
對於毛利率下降的原因,融信服務方面表示,“主要由於非業主增值服務的毛利率有所減少所致,該毛利率由2019年的43.7%降至2020年的34.2%。”
事實上,融信服務的大部分收益來自融信中國(03301.HK),融信中國也是融信服務的關聯方;融信中國對融信服務並無控制權,但雙方的實際控制人均為融信集團董事長歐宗洪。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融信服務向融信中國開發的項目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所產生的總收益分別為1.77億元、2.07億元和2.49億元,分別佔同年度物業管理服務所產生總收益的74.6%、72.6%和67.8%。
“融信中國的業務、財務狀況或其各自開發和維護物業的能力有任何不利變動,可能會對我們獲得新的物業管理服務的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融信服務方面表示。
不過,自2016年開始融信服務開始向獨立第三方房地產開發商所開發的項目提供物業管理服務,並持續擴展業務運營和規模。
融信服務由獨立第三方開發商所開發項目的在管總建築面積,由2018年的420萬平方米增至2020年的750萬平方米;管理由獨立第三方開發商所開發項目的所得收益,由2018年的0.56億元增至2020年的1.02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融信服務流動資產為4.03億元,流動負債為3.61億元,年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2.49億元。
今年年初至今,物業公司出現了集中交表的情況。從港交所披露數據來看,2021年1月1日至5月6日,共有15家物業企業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相比2020年同期出現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