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要買車。
車很貴的,所以,要左瞧瞧、右看看、東打聽、西打聽。
他找到了權威研究機構的分析報告,分析報告通過幾家車型的對比分析,明確告訴人們:A品牌在安全性、故障率等方面,高於B品牌。
報告的權威性毋庸置疑,肯定比4S店銷售人員和你的鄰居、小姨子強得多。
他很相信這份報告,幾乎下決心要買A品牌了。
但兩週之後,他改了主意,決定買B。
因為有一次他親眼看到,表哥開着A品牌的車,壞在了路上。
看到A品牌的車壞在路上,只有一次,而且是小概率事件;但研究機構的調查,是對上萬個樣本進行分析之後得出的結論。
從概率學和更科學的角度,每個人都清楚一點:研究機構的調查更科學,“看到A壞在路上”,概率很小,不值得作為參考。
但真正做決策的時候,90%的人,都更容易受到親眼所見的小概率事件影響,不接受廣泛調查的嚴謹數據。
這是人的共性。當我們討論“雙減”政策的時候,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雙減”的政策文件中,多次提到一個詞:家長焦慮。
焦慮來源於何方?它並不是來源於對成千上萬家長的調查,也不是來源於媒體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分析,以及對“畢業即失業”人羣的報道,而往往來源於自己的鄰居、朋友、親人。
這一點,和上述買車顧客的例子,驚人地相似:專家説一千遍,媒體呼籲一萬遍,不如親眼看一看。
換句話説,“親眼所見的小概率事件”有着驚人的破壞力。
比如——
專家説,給學生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反倒有可能提升成績(前提是學生沒有因為減負而懈怠),也就是提高“單位時間利用率”,不搞車輪戰、疲勞戰,家長唯唯諾諾:嗯,你説的對;
可只要鄰居或者朋友的孩子,有一個報了輔導班,家長立馬就會把專家的説法扔進糞坑(是的,一定要讓它又臭又硬),轉身就給孩子報上了。
理論説一萬句,不如一個實例。
在開學之前,一定會有很多家長猶豫不決。開學後的一大改變就是,週六週日不能上輔導班了,只能週一到週五。週一到週五,平時的作業加上輔導班,孩子更累。
那麼,輔導班還上不上?
找專家,或者不找又臭又硬,找又香又軟的專家,或者自己分析分析,也能得出結論:既要做當天的作業,又上輔導班,孩子受不了,是典型的疲勞戰,不能這麼辦。
不説別的,光缺覺這件事,家長能解決得了?
這時候,起決定作用的,是家長的腦子嗎?不,是眼睛。
家長的眼睛,成了一部高效的雷達,盯緊了別的家長、別的孩子。只要有一個報的,馬上跟風,至少先試試看唄。
試試看也好,畢竟,有的學校作業減少了,弄不好上輔導班也不累;或者孩子能力超強,能慢慢適應。但一定有不少孩子、家長敗下陣來,放棄輔導班——我甚至覺得,這種情況比例不會少。
疲勞戰,結果一定適得其反。
不説別的,就説睡眠不足——你知道有多少重大事故,是因為當事人缺少睡眠造成的?
一份資料表明,國際上至少4次重大核電站事故,是工作人員缺少睡眠造成的;2009年法航客機失事,造成288人遇難,也是機長睡眠嚴重不足導致的。每年因為睡眠不足造成的交通事故,多達幾十萬起。
是的,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這屬於事故,不是作業。可你有沒有想過,睡眠不足會導致多少作業差錯?會導致多少聽課中的“事故”?
無論數據還是科學,都可以實打實、硬碰硬地告訴我們:疲勞戰術不是個好辦法;可“別人家的孩子上輔導班”,又讓幾乎所有家長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每天只睡4小時仍然精力充沛的拿破崙。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少年讀史記故事》等圖書26冊。
壹點號高了高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