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行業的賣方研究報告,被監管重點關注了。
據報道,近期全國有多家監管派出機構對轄區券商進行相關行業研報的現場檢查,其中醫美類研報是“重災區”,教培等行業研報也在重點關注之列。相關的罰單顯示,監管認為這些研報主要的問題是基礎調查不嚴密,以至於結論不嚴謹。筆者翻閲一些被監管點名的研報也發現,其中不少數據來源確實是不靠譜的,字裏行間頗多誇張,甚至存在心理暗示。
醫美一度是行業大熱點,券商研究的覆蓋也比較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共有50家券商發佈了610份醫美類研報。數量上,東吳證券和浙商證券遙遙領先,東吳貢獻了74篇研報,浙商也多達70篇;數量居前的還有:招商證券(43篇)、安信證券(41篇)、中信建投(38篇)、開源證券(33篇)、廣發證券(28篇)、萬聯證券(20篇)、中金公司(18篇)和申萬宏源(17篇)。
這種體量的覆蓋,主要是市場需求在主導。熱點板塊意味着交易活躍,更意味着交易佣金,券商研究所將力量堆上去,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是,如果我們以過去一兩年的時間為限,會發現市場熱點並不止於醫美教培,為何只有這些研報成了現場檢查中的重災區?為何其中屢屢出現誇張或者不嚴謹的問題呢?
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是新興行業的估值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以醫美為例,雖然十年前就有概念,這幾年大消費講通之後成了熱點,但在國內整體不是成熟行業,估值難有統一標準。市場核心的邏輯主要是預期,認為未來空間巨大,這就涉及到增長曲率模型取值的問題,手抖一抖結果都不一樣。消費信貸作為“加速器”介入後,原有的估值模型更容易被扭曲。而橫向比較,一些成熟行業的研報,由於基礎模型和數據一致性高,出問題的概率就比較小。
其次是一些隱性的風險也長期被市場忽略。作為一名成熟的投資者,只要意識到過幾年教培行業在民生領域激起的巨大爭議,應該很容易會去反思其發展模式的合理性。但市場更主流的判斷,卻是選擇忽視其中的風險,這一領域內研報出問題自然在所難免。
但最為核心的問題,還是賣方模式的根本硬傷。賣方研究負責挖掘亮點,並將其銷售出去,這本身就回避了機遇和風險的兩面性。另外光靠提示風險無法在市場立足,這也必然導致賣方關注熱點且觀點是順人性的。這種偏差,通過一些內部機制其實能夠控制,但作為商業機構,是證明行業有機會和客户一起實現有意義,還是站在岸上兩手空空更有意義?恐怕沒有一個賣方研究機構能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定位衝突吧。
行業內曾經戲言説,做投行優秀的人轉型做投資未必能做好,其中所指正是這種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其他不論,就以近期被監管點名批評的研報為例,執筆的分析師如果轉型買方用錢投票,他們還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