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鰻快報》文 / 楊力
繼2019年業績出現下降後,2020年辰欣藥業(603367.SZ)的業績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與經營業務相比,該公司似乎更熱衷於理財,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有鉅額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理財產品,而該公司近三年的研發投入卻逐年下降。
各產品收入幾乎全線下降
4月9日,辰欣藥業發佈了2020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74億元,同比下滑10.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4.39億元和4.0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4.73%和14.26%;實現營業收入36.74億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0.66%。同期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3億元,截至2020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48億元。
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的產品收入幾乎全線下降。報告期內,該公司大容量注射劑實現營業收入18.61億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2.75%;小容量注射劑實現營業收入7.23億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7.67%;固體口服制劑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83%;滴劑和膏劑本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7%。
年報顯示,辰欣藥業主要從事化藥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大容量注射劑(包括非PVC軟袋、塑瓶、直立袋、玻瓶)、凍乾粉針劑、小容量注射劑、片劑、膠囊劑等5大劑型202個品種共340個規格。
按具體產品劃分,2020年,辰欣藥業收入超過億元規模的產品的銷售收入幾乎都出現了下降,大輸液非PVC軟包實現收入9.16億元,同比下降了10.32%;小容量注射劑實現收入7.23億元,同比下降了17.67%;大輸液-塑瓶實現收入5.21億元,同比下降了11.73%;口服固體制劑實現收入4.3億元,同比下降了2.83%;大輸液-玻瓶實現收入4.22億元,同比下降了18.66%。2020,辰欣藥業的毛利率下降了0.38個百分點。
與收入下降相對應的是,該公司的各項費用出現了下降,報告期內的銷售費用為11.83億元,同比下降了9.16%;管理費用為1.82億元,同比下降了8.47%;研發費用為3.09億元,同比下降了0.31%。
研發投入逐年下降卻巨資買理財
2017年上市之後,辰欣藥業曾連續兩年高速增長,但在2019年該公司的業績開始下滑,從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扣非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5.26%、43.93%和-1.05%。2020年該公司的業績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業內人士注意到,近年來辰欣藥業似乎沒有把全部“心思”花在發展公司業務上,該公司比較熱衷於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截至2020年底,辰欣藥業的資產負債表上有18.7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理財產品,對當期利潤的影響金額為8195萬元。
截止目前,今年辰欣藥業已發佈了6次理財公告;2020年全年,該公司發佈了24次理財公告,理財金額合計約40億元。此外,東方財富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自2017年上市以來,截至2019年末,辰欣藥業累計理財次數高達127次,在234家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當中排名第五,累計理財金額高達137.49億元,其中到期實現收益的金額為9863.15萬元。在這127次理財次數當中,在實施中的有38次,實施結束的有89次。其中,採用募集資金進行投資的有38次(金額為55.9億元),自有資金投資的有89次(金額為81.59億元)。
另有業內人士注意到,辰欣藥業在2018年有40起投資,金額為38.53億元,平均9632萬元/筆;2019年以來87.46億元,85起投資,1億元/筆。2019年共有199家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其中,辰欣藥業累計理財次數為85次,理財金額為87.46億元,在整個行業當中排名第四。
與該公司“大手筆”理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辰欣藥業在研發投入上的“吝嗇”。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逐年下降,分別為3.26億元、3.11億元和3.09億元。而且與該公司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鉅額金額相比,該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金額只能算個“零頭”。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對於上市公司斥巨資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這是一種不思進取的投資行為,短期來看可以為企業增加些許利潤,但長期來看不利於企業發展。企業還應將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增強自身競爭力。
《電鰻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