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曾經專門分析過六大行和各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成績單,專門也研究過港股上市銀行的業績,然而有一類上市銀行的成績卻也十分被關注,這就是互聯網民營銀行,最近微眾銀行等一眾互聯網銀行的財報終於公佈了,從這些互聯網銀行的財報之中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市場?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好日子要來了嗎?
一、一年大賺270億的微眾銀行
根據界面的報道,微眾銀行發佈了其2021年的年報。2021年,微眾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69.89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利息淨收入179.82億元,同比增長34%,淨利潤68.84億元,同比增長39%,淨資產收益率為28.24%。
收入結構上,2021年,該行實現利息淨收入179.82億元,同比增長33.59%,其中,利息收入259.01億元,同比增長27.24%,主要是生息資產規模增長所致;利息支出79.19億元,同比增長14.84%,主要是付息負債規模增長所致。
該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87.08億元,同比增長 35.21%,微眾銀行稱,主要是代銷、資產服務等手續費收入增長所致。
微眾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始終堅持踐行普惠金融,2021年度户均利潤貢獻僅約23元。2021年末管理貸款餘額782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4%。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比上年末增長42%。管理資產規模方面,2021年末該行管理資產餘額1513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2%,管理資產規模首次破萬億,主要得益於代銷業務的快速增長。
據自媒體雷遞的報道,微眾銀行於2014年12月獲得由深圳銀監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是國內首家開業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的業務主要是微粒貸,“微粒貸”圍繞微信、手機QQ等超級App,向普羅大眾提供標準化“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的純線上小額信用貸款產品,滿足用户小額、短期、突發的信貸需求。
至2021年末,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達4387億元,其中各項貸款餘額2,632億元,較年初增長32%;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超過40%。與此同時,微眾銀行的個人有效客户數已近3.21億。
微眾銀行的同行網商銀行也於日前發佈年報,年報顯示,網商銀行2021年營收為139億元,淨利為20.9億元。
面對着微眾銀行的業績,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微眾銀行的發展?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一眾互聯網民營銀行的未來又該怎麼看呢?
二、互聯網民營銀行的未來到底該怎麼看?
2014年前後,伴隨着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一眾互聯網民營銀行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比較有名的有來自於騰訊系的微眾銀行,來自於阿里系的網商銀行,來自於百度系的百信銀行,來自於蘇寧系的蘇寧銀行等等,截至目前,我國已開業的民營銀行共19家。從區域分佈看,民營經濟發達的廣東、浙江、江蘇各有2家,福建、安徽、湖北、山東、湖南、四川、江西、遼寧、吉林及四個直轄市各有1家。
從業務上來説,民營銀行的業務也主要分為幾個部分,有純互聯網型的,也有相對傳統型的,我們這次只討論以前海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發展趨勢,我們能從前海微眾銀行等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發展中看到什麼呢?前海微眾銀行的業績向好,是否意味着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好日子要來了呢?
首先,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小微特點非常顯著。相比於各家大銀行在金融大潮中賺的盆滿缽滿不同,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發展無疑是主打短小精悍,就以我們上文分析的前海微眾銀行為例,我們單純看用户數,微眾銀行的個人有效客户數接近了3.21億,不得不説單純看客户微眾銀行非常讓人羨慕,畢竟各大銀行拓展客户之艱難,隨便找個銀行的客户經理都會告訴你一把辛酸淚,然而得益於互聯網的優勢,微眾銀行的客户拓展則顯得相對容易,比較相比於線下一個個拉客户來説,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線上拓展就顯得容易的多,不過相比於傳統銀行單客利潤率來説,互聯網民營銀行就少的多。就看前海微眾銀行,高達四千多億的總資產,兩千多億的貸款餘額,卻只有139億的營收,户均利潤貢獻僅23元,如果這種數據放在傳統銀行面前似乎讓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這就是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現實,用低成本服務小微幾乎已經成為了互聯網民營銀行的一個普遍特徵。
其次,着重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成為了民營銀行的又一大特點。如果説服務小微是民營銀行的主要特徵的話,互聯網化又是其最大的優勢,如果我們把民營銀行的這個單客利潤放到傳統銀行,按照傳統銀行一筆貸款的成本來説,民營銀行別説賺錢了,估計會虧得慘不忍睹,而得力於金融科技的風口,結合互聯網的優勢,民營銀行終於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屬於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這就是用金融科技不斷降低服務單個用户的成本,從而實現盈利。具體到微眾銀行來説,微眾銀行藉助屬於自己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佈架構的開源後台系統,有效地降低了運營成本,依靠系統優勢可以支撐億量級的客户高併發的交易,單日的交易峯值超7.7億筆,而每個賬户的運維成本僅為2.2元。從而解釋了每個客户就賺23塊錢,為啥微眾銀行還能賺到錢,依靠的就是技術的優勢,依託經濟學中的規模經濟效應實現了邊際成本的遞減,這可能才是當前這些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看家本領。
第三,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好日子要來了嗎?面對着微眾銀行等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先行者已經突破了四千億的規模,很多人都在問是不是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好日子要來了?其實,我們並不能這麼説,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互聯網民營銀行曾經經歷過一個雨後春筍般的大規模發展時期,但是伴隨着市場逐漸規範,互聯網民營銀行的發展增速其實是有一定放緩的,對於當前的互聯網民營銀行來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尋找好發展與規範的平衡點,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民營銀行是傳統銀行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在市場金融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滿足大量的新增市場需求,特別是海量的小微民眾普惠金融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互聯網民營銀行的存在為市場的多元化供應提供了可能,是類似於毛細血管一樣的傳統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不過,對於互聯網民營銀行來説,由於物理網點不足、互聯網存款監管日益從嚴等市場實際所帶來的問題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各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其實依然在探索的過程中,互聯網民營銀行能否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差異化道路,這是最需要回答的問題。
不過,當前前海微眾已經實現了業務的突破性增長,對於整個互聯網民營銀行產業來説具有重要意義,互聯網民營銀行作為銀行業的重要分支,無疑更加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