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商朱雪峯:在困難的日子裏守住了“麪包”

人民網 原創稿

時隔半年,記者回訪朱雪峯,緊張感、急迫感比從前少了些許。生意正在回暖,通往明天的路雖然仍是未知,但他打算腳踏實地走好當下的每一步。

今年3月,是江蘇面料出口商朱雪峯從事外貿行業15年來,最忙碌的31天。疫情蔓延全球,他的外貿訂單量驟減。接到手的和加工到一半的單子,被國外客户要求取消或暫停,而他支付給供應商的款項卻不能就此停下。

在最難捱的日子裏,他每天接一二十個供應商催款電話,四處借錢、貸款、還款也成為“工作”之一。

半年後,朱雪峯告訴記者,欠供應商的貨款已逐步還清,當初的貸款也在慢慢還。

4月底時,工廠短暫停了20天,隨着疫情好轉,訂單慢慢回升,但總體與去年相比,訂單量減少了2/5,主要來自歐洲國家。此外,整個市場的價格也發生了波動,在客户的要求下,朱雪峯降價10%。員工數量則隨着訂單量減少了1/3,“確實沒有辦法再繼續錄用那麼多了。”

今年,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為緩解外貿行業困境,向企業出台了税費減免、應急貸款、延期繳税等措施。“員工的養老保險少交了一點,還拿到一些其他補助。”朱雪峯迴憶稱,從年初至今,公司大概收到了有關部門1萬元左右的補助。

在口罩、防護服、口罩機等醫療物資需求量劇增時,不少外貿企業嘗試轉產醫療物資。3月底接受採訪時,朱雪峯還不曾想過加入這場“轉戰”。沒想到,此後三個月的轉產成為廠子的救命稻草。

朱雪峯説,後來身邊的同行裏七成的人都轉產了,“但10個人裏真正賺錢的人只有2個。”

那時,做防護服的廠家找到朱雪峯,希望他們能夠代加工防護服所需面料。由於只是簡單的一道工序加工,所需物料由客户提供,工廠現有機器就能完成,朱雪峯便接下了單子,後來客户遍及了全國各地。

到了7月,朱雪峯按下轉產的暫停鍵,“整個生產開始回落,也賺不到什麼錢了,再做下去也怕影響我們的主業。”三個月裏,廠子轉產的面料達100萬米長。

“有大賺的,但更多是大虧的。”而朱雪峯則是轉產大軍裏的賺錢者。“因為我不貪,賺的是辛苦錢”,他告訴記者,不少人想着囤貨、炒貨,賺大錢。

如今,疫情進入了常態化防控中,生活已慢慢恢復了正常,但對外貿商的衝擊還未真正過去,朱雪峯説,身邊的同行企業基本上都採取了降薪的措施,有的小企業甚至遣散了所有員工,只剩下老闆自己幹,“自己先活下去才能保障別人活着。”

這次衝擊也讓從事外貿行業多年的他有了新的思考。看着因為轉產囤貨虧損的同行,他説,不管什麼時候,做生意貪念太重總是要不得,“我只是想賺安心一點的錢,睡得着的錢。”

外貿商朱雪峯:在困難的日子裏守住了“麪包”

朱雪峯(左二)參加面料展銷會。 受訪者供圖

回訪時臨近國慶中秋,朱雪峯迴憶,以往這個日子正是工廠忙碌的時候。轟隆隆的機器聲就像節日的奏曲,員工一般沒有假期,會收穫一筆加班費,他還會組織員工們一起吃飯慶祝一番。

但今年,朱雪峯計劃給員工放假三天,“困難的日子裏,‘麪包’才是最重要的”,他還打算給員工發個紅包以表祝福,“這樣他們可能更高興,至少家裏可以添兩個菜。”

談到未來,朱雪峯説,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他希望疫情早一點過去,外貿人的營商環境更好一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8 字。

轉載請註明: 外貿商朱雪峯:在困難的日子裏守住了“麪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