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4.9%,前三季度增長0.7%,實現了今年以來的GDP累計由負轉正。4.9%雖然略低於之前一些機構預期的中值5.2%,但它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優異的成績,中國經濟正在穩步走出疫情的影響迴歸正軌。
這一成績是中國抗疫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必然結果,它與在抗疫中一絲不苟的中國社會對經濟的預期相契合。今年中國抗疫和恢復經濟的節奏反映了這個國家臨危不亂的能力,外部參照系對我們形成這一自我認識增加了一項極具説服力的啓示。
其實多百分之零點幾或者少百分之零點幾,對中國人並不構成太多心理意義。最重要的是,疫情初期中國社會上瀰漫着很多沮喪的氣氛,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國家做得相當好。一些當初看上去很困難很懸的目標居然都實現了,我們果然是不會被挑戰壓垮、實事求是而且能夠説到做到的國家。
4.9%和0.7%的順利到來給中國社會的信心再一次做了夯實。中國經濟還存在太多問題,但是公眾開始把中國的事情既縱向看也與世界對比着看,這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暴發以來中國社會形成的新思想維度。過去願意這樣思考的人很少,但現在它逐漸主流化了。
這具有重大意義,意味着我們社會的成熟有了更廣闊閲歷的支撐。中國顯然有能力把一件件事情做得儘量好,但之前我們對工作的評價參照系受到了西方態度的過多牽制。今年以來出現一些重大前所未有的可比性,這幫助中國人做了關鍵的釐清,促成了工作和評價體系的協調。
美國剛發動對華貿易戰時,很多中國人還是相當緊張的。但貿易戰的實際衝擊比我們最初擔心的要小得多,美方的“脱鈎”壓力不斷增加,到目前可以説累積出了一個峯值。但中國人的擔心越來越回到了戰術層面,我們在戰略上的自信反而得到了刷新。美國要對華打“新冷戰”將會是麻煩的,但已經幾乎沒有人覺得那是“可怕的”。
新冠疫情帶來了損失,但它沒有造成中國的內傷,沒有加劇中國的某個問題,沒有撕裂社會,而是促使我們發現了問題,我們通過消除、緩解它們實現了進一步成長。沒有一個問題難倒了中國,我們打贏了從抗疫到恢復經濟的每一場戰役,中國社會無疑更加理性也更加團結了。
前面當然還有諸多挑戰,抗疫成就並沒有讓中國社會盲目樂觀和驕傲,恰恰是我們更加學會了如何為了鞏固成績警鐘長鳴,如何橫着比豎着比找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把事情做更好的空間。這些都是中國在疫中和疫後世界上保持前進速度的基礎和台階。
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率先恢復經濟正增長是全球經濟的利好。如果中國今年能有GDP 2%的增量,全球GDP負增長4.4%(IMF的預測),相當於中國給全球經濟做出了比往年更多的正拉動。我們相信,這一事實一定會對國際社會的對華認識產生正面影響,所有謊言都有在事實面前的脆弱,圍繞中國抗疫角色的謊言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