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梁春富
11月29日晚,保險業巨頭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新華保險(601336.SH、01336.HK)同步發佈公告稱,雙方共同發起設立私募基金公司。
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暫定名為鴻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基金募集規模計劃為500億元人民幣,由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同時,由新華保險控股子公司新華資產與中國人壽控股子公司國壽資產分別出資500萬元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擔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據公告,該私募基金期限為10+N年,在10年期屆滿後,可以通過變更備案的方式進行延期,或經雙方協商一致後退出。
時代週報記者從中國人壽獲悉,上述500億元的險資將投向A股市場。“該基金擬投資於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投資運作,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建倉時機,動態優化策略。”中國人壽表示。
對於設立私募基金,中國人壽公告解釋稱,為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新華保險公告稱,此舉為進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資產,優化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中國人壽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作為大型壽險公司,通過共同設立基金形式長期投資於優質上市公司,可以發揮雙方投資優勢,是進一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優化投資方式的一種創新和嘗試。同時,有利於發揮好保險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作用,拓展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實現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截至2022年年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5.35萬億元,同比增長9.15%,財務收益率3.76%,綜合收益率1.83%。長期以來,保險資金配置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規模佔比超七成。由於利率持續下行,保險資金在資產端和負債端雙雙承壓,“利差損”風險也持續增大,亟需拓展新的投資發展路徑。因而,保險公司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的要求更加迫切。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三季度,包括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上市險企淨利潤普遍出現驟降,主要原因是投資端權益市場的波動,以及上市險企從今年開始採用新會計準則,使得權益市場下跌對公司淨利潤產生更為劇烈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對保險資金而言,由於其具有資金穩定、規模較大、週期長等特點,往往在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起到“穩定器”的作用。在今年10月末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保險業要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此次設立私募基金,亦旨在發揮險資“穩定器”作用,響應監管號召,有助於向資本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8月份,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提到,加大各類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權益投資比例,包括推動研究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會計處理,推動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並逐步擴大試點範圍與資金規模。
9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下調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等的風險因子,減少資本佔用,保險公司資本使用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財政部在前不久也印發了《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核的通知》,將考核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ROE)指標,由此前的僅考察“當年度指標”,改為“3年週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意在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