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大象起舞”:外資、公募、賣方為何一致看好?

對於銀行股尤其是大行股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狂歡。

11月27日,對A股來説大概率被認為是一個平淡如常的週五。開盤後銀行股強勢拉昇,盤中調整後在尾盤大力拉昇,當日大漲2.25%,在申萬28個行業中排在第一。

在銀行股的帶領下,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上證50指數更是創下2008年3月6日以來新高。

業內人士分析,在避險需求和“落袋為安”的考量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便容易成為基金經理們的“避風港”。

“大象”起舞

對A股投資者而言,往往不會對銀行股報以太多的大漲預期。因此27日銀行股的突然“爆發”,令市場大呼意外。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27日收盤,銀行板塊上漲2.25%,在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排名第一,實屬少見。

其中,廈門銀行(601187.SH)在尾盤急速拉昇,截至收盤牢牢封死漲停板,廈門銀行總市值也達到300億。包括廈門銀行在內,共有5家上市銀行的股價漲幅超過5%。

更為難得的是,巨無霸工商銀行(601398.SH)大漲5.89%,這也是其自7月7日震盪調整以來的首次大漲;建設銀行(601939.SH)也同樣收高4.3%。

在以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的帶領下,大盤在午後迅速拉昇,截至27日收盤站上3400點;上證50指數收漲1.54%,收報3498.66點,更是創下2008年3月6日以來新高。

上次銀行股的大漲,發生在今年7月。7月1日至7月6日的4個交易日裏,銀行板塊(申萬一級)上漲了16.85%,尤其是在7月6日大漲9.12%,當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均大漲8.53%。彼時有分析認為,銀行股的行情得益於政策面、資金面和基本面三方面的共振。

統計也顯示,在最近的10個交易日內,銀行板塊累計上漲8.82%。對於近來銀行股的反彈尤其是最近一個交易日的大漲,業內人士分析一大原因是來自於央行三季報的利好刺激。

2020年11月26日發佈的《2020 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值得關注的要點主要有三個:貸款利率企穩,息差壓力明顯減輕;政策有序推進,重視中小行防風險;LPR嵌入FTP,重視信用債違約風險。

這個邏輯是,伴隨宏觀經濟修復,銀行已步入利潤增長壓力減輕、息差逐漸企穩、資產增速保持較高、信用成本有望下降的新階段。

“我覺得主要因為經濟數據不錯,外貿數據也很好,對於復甦的預期更強。在這種情況下,順週期的金融股就會有較好的表現。”一位賣方銀行股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336%,6月以來出現拐點向上,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

數據顯示,9月新發放信貸環比6月回升:經濟修復、需求拉動貸款定價提升。一般貸款5.31%(不含票據和按揭)、環比上升5個基點(bp);票據融資3.23%、環比上升38bp;按揭貸款利率5.36%,環比6月下降6bp,降幅邊際縮窄。

“站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在6月份之後,利率實質性上漲已經出現了,這也意味着利率上行拐點確立,對銀行板塊形成利好。”上海一位70後公募基金經理也對第一財經表示。

中金公司10月底的一份強力看多銀行股的研報表示,3季度以後銀行資產質量進入全面向好階段,宏觀經濟復甦和利率邊際企穩給予銀行穩定的經營環境,“業績反轉,而非估值反彈”邏輯將推動銀行股迎來類似2016~2018年的大行情,A/H銀行股上漲空間超過60%。

另外,隨着永煤違約風險出現轉機,對於不幸“踩雷”的銀行而言也是風險的釋放。

“特別是在債券違約的大背景下,信用債違約對估值形成壓制。比如永煤的不少債權人也是大的銀行。在估值壓制的事件結束後,就會出現短暫的反彈。”上述賣方銀行股分析師也表示。

資金避險需求強烈

每到年末,股票市場便往往上演較為明顯的風格切換。對基金經理而言,既是迴避風險,更是在為下一年做佈局。

“最近前期熱門的板塊回調比較厲害,相比之下低估值、低倉位、高股息而且基本面邊際改善的銀行股成為資金配置首選,比較符合調倉資金的需求。”北京一位權益公募基金經理説。

“估值低、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向上趨勢明顯,相比之下消費、電子等板塊在短期存在估值消化的壓力。”他也認為,銀行板塊有可能成為資金防禦性配置的一個較好選擇。

比如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洪流在接受採訪時便表示,從估值角度來看,新能源行業存在階段性泡沫的可能。中國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廠商,現在的市值可能相對透支了未來多年的盈利。

“有一些人會覺得銀行股不錯,銀行畢竟很便宜。股價沒怎麼變,加上淨資產每年都在增加,實際上股價是越來越便宜的。而白酒、新能源車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而銀行則是在歷史低位。所以就有風格切換的可能性。而且對於基金經理而言,買銀行也是短期內比較穩健的操作。”一位保險機構人士則分析。

截至目前,在37家上市銀行中市淨率(PB)小於1的有26家,其中華夏銀行(600015.SH)和交通銀行(601328.SH)更是小於0.5。當前板塊 PB(LF)估值僅約為 0.74 倍,處於2010年以來的分位數為6%。

“銀行還是會在貨幣寬鬆期有更好的表現,所以我不覺得銀行會形成趨勢性的行情,更多是資金出於年底避險需求的一個選擇。”前述賣方銀行股分析師則認為。

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公募持有銀行板塊的倉位仍處於2011年以來的偏低水平,有較大的加倉空間。

“另外在年末排名考核壓力下,不排除有落袋為安的考量。但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更多是基於對明年投資策略的佈局。”上述上海公募基金經理也説。

數據也顯示,27日,北向資金全天實際淨買入24.76億元,特別是“狂買”工商銀行,過去的一週累計淨買入近170億元。隨着外資近期持續重點流入金融股,也推動了金融股在近期的上漲。

在2015年-2019年期間,銀行在12月份的表現分別是:上漲4.68%、下跌4.2%、下跌1.51%、下跌5.55%和上漲4.08%。

文章作者
  • 郭璐慶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1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股“大象起舞”:外資、公募、賣方為何一致看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