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穩健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在經過了開年流動性從寬鬆到驟然緊張後,市場迎來了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最新定調。

2月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並以專欄的形式透露了加強存款管理的舉措,分析了大國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並提出要合理評估居民部門債務風險。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在闡述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時,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央行同時提出,要以“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為目標,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同時根據形變化靈活調整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

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

談及流動性,央行表示,下一階段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短期、中期、長期流動性需求,操作上精準有效,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強調,判斷短期利率走勢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發生變化,主要是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是否變化,而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公開市場操作數量會根據財政、現金等多種臨時性因素以及市場需求情況靈活調整,其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市場利率走勢,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變化。

其次,央行表示,在觀察市場利率時重點看市場主要利率指標(DR007)的加權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在一段時期的平均值,而不是個別機構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擾動的時點值。

《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2.2%,比上年末低0.3個百分點。

居民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已非常有限

面對近期各方對我國居民槓桿率上升的問題的關注,央行在專欄中表示,這主要源自房貸、消費貸、信用卡透支增長,但有一部分實際上是個體工商户經營性貸款,對此要客觀甄別、合理評估。同時,也要高度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

我國大約有20%的居民債務與經營性活動相關,剔除後我國居民槓桿率在國際上處於合理水平。2020年上半年末, BIS口徑的我國居民槓桿率為59.1%,已接近歐元區和日本;但剔除經營性居民債務後,同期居民槓桿率降至46%左右。

“我國居民部門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宏觀空間也已不大。”央行表示,2011年以來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持續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過31個百分點,居民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相關風險值得關注。

央行同時表示,要高度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

央行表示,一方面,部分負債消費主體存在非理性,未來收入與還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過自身經濟能力過度借貸消費,埋下金融風險的隱患。另一方面,企業面對債務刺激出來的消費需求, 若擴大生產,則當未來居民債務不斷攀升、償付能力難以為繼時,又會暴露出產能過剩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匹配。與此同時,在我國消費貸款快速擴張過程中,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後所藴含的風險,客户資質下沉明顯, 多頭共債和過度授信問題突出。2020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消費貸不良率已顯現上升苗頭。

繼續加強對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等的管理

央行以專欄的形式強調,存款基準利率作為利率體系的“壓艙石”,要長期保留。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利率自律機制的作用,加強對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結構性存款、異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競爭,維護存款市場有序競爭,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穩定,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創造良好環境。

2019年以前,部分金融機構為吸收存款,發行了活期存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和週期付息等所謂“創新”產品。這些產品的實際利率水平明顯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違反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等規定。

在題為《加強存款管理 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專欄中,央行透露,截至2020年末,活期存款靠檔計息產品餘額為1.2萬億元,較整改前壓降5.5萬億元,壓降比例超過81%;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 於2020年末將餘額壓降至零。

此外,央行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2020年12月,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為1.25%,較2019年12月下降1.18個百分點。

在加強對異地存款的管理上,央行透露,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起,將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 (MPA),禁止其通過各種渠道開辦異地存款,已發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結清。

境外寬鬆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值得關注

2020年3月份以來,為應對疫情對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的衝擊,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央行出台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2020年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資產負債表分別擴張了77%、50%、23%,全球流動性極為寬裕。因此,央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以專欄的形式提醒稱,境外寬鬆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值得關注。

2020年境外資金流入我國債券市場超過1萬億元,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長期資金,購買的主要品種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

央行認為,長期來看,隨着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復甦態勢明確,主要經濟體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將可能退出,屆時資本流動方向也可能出現變化,這對我國這樣的超大型經濟體而言是正常的,但也要防範相關風險。

央行表示,下一步央行會從完善國際金融協調合作治理機制的高度出發,加強國際貨幣政策協調,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監管改革,積極參與構建全球金融安全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推進金融雙向開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4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不應過度關注公開市場操作數量,穩健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