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 “閒暇權”能否流通

經濟學茶座  

每逢黃金週,公路“車輪海”,景點“人頭浪”,總是重複昨天的故事。社會各界熱議不斷。有人主張取消黃金週,有人責怪高速免費政策,有人控訴遊客不理性……擁堵傷人心吶!

如何解決?何處着手?這需要直擊心靈。人生在世,兩件事兒:如何掙錢?如何花錢?如何掙錢,在於如何工作,時間如何配置。工作久了,心理負效用就會遞增,就需要休閒,身心需要加油站。

如何花錢,在於如何消費。消費不是簡單的事兒,會消費,心理效用才高。窮的時候,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享受。經濟發展了,吃穿不成問題了,人們就想娛樂娛樂。閒暇就很重要了,心理效用就高了。

閒暇是人們身心的加油站,也是對人們勤勞工作的獎勵,是一種權利。既然是一種權利,黃金週就不能取消。

閒暇消費,行使閒暇權,方式之一就是出遊。但出遊時間多集中在黃金週,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場面相當“壯觀”的擁堵。

看來,閒暇時間的固定性(黃金週)和有限性(若干天),導致了擁堵。擁堵,相當於遊客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心理成本。解決問題,需求與供給是永恆的切入點。

理論上,減少閒暇消費需求的辦法眾多。一是錯峯休假。單位內部根據員工意願,在工作可替代情況下,錯峯休假,甚至同事之間可以進行閒暇權交易。二是景點漲價。漲價在於抑制需求。但漲幅過高,可能引起人們牴觸,導致旅遊收入減少;幅度不高,遊客對價格變化不敏感,起不到分流作用。三是提高加班工資。用勞動替代閒暇,但老闆不一定願意。四是景區交通連片聯網,車輛進入收費,通過價格篩選機制,分流不需要進入景區的車輛。五是提前預約景點,運用大數據公佈出行數據。顧客根據信息決定是否出行。

增加供給的辦法亦多。一是多修路。謀求路面承載車輛數最大化。比如東莞虎門大橋年年堵,可多修幾座橋。二是發展立體交通。海陸空齊動,做好交通設備智能化、空中線路的智能化管理和制空權的分配。三是VR虛擬景點供給抑或雲旅遊。一批宅男宅女在家中欣賞美景,分流需求。四是增加本地娛樂項目供給。每個城市都舉辦當地特色節日活動,分流外地和本地遊客。

辦法雖多,但各有利弊。怎樣能夠普適性地解決問題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閒暇權流動起來。如果閒暇權可以流動,黃金週就會有人退出,就不會那麼擁堵了。

閒暇權怎麼流動呢?在互聯網時代,每人設立一個閒暇權賬户,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存入閒暇時間,相當於存入了閒暇券,1小時1張券,每天8小時。閒暇券可累計,可交換,可流通。總之,閒暇權可以證券化。

閒暇權,如同是時間貨幣。比如同一單位內部,如果工作可替代,誰最需要閒暇,就花錢買,讓不是很需要閒暇的人,退出閒暇消費市場,而去工作吧。預期節日會堵,我就不去消費閒暇啦,存起來,到非節日的旅遊淡季再消費。

我在廣州工作,家中老人在甘肅生活。如果老人需要照顧,我願意支付一定的價格(我的閒暇權或真實的貨幣),購買甘肅某君A的閒暇權,去照顧一下老人。這樣,閒暇權就流通了。甘肅某君A的老人在河南,他可同樣支付一定的價格(閒暇權或真實貨幣),購買河南某君B的閒暇權,去照顧老人。這樣,閒暇權可以全國聯網流通了。

如果很忙,想去做義工,卻沒有時間,可以用閒暇券去交換,願意去的人獲得你的閒暇券。

共享“閒暇權”,和網約車、共享單車,邏輯上是一樣的。閒暇權的量是固定的(每年都有規定),但消費時間可以是流動的。

總之,讓閒暇權飛起來!如果閒暇權可以證券化,我假日宅在家中,也許可以炒一炒閒暇券,小賺一筆,然後在下一個節日,去高速路上體驗一下車堵而心堵的真實感覺。當然,也可能體會不到了,可能不堵了。

以上腦洞大開的思緒縹緲,能否實現呢?智能化時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們期待假日經濟換新顏。

(作者系暨南大學投資諮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5 字。

轉載請註明: 假日經濟: “閒暇權”能否流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