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迪環境陷財務疑雲一年後:多地項目仍未有進展

啓迪環境陷財務疑雲一年後:多地項目仍未有進展

華夏時報記者宋婕 陳鋒 北京報道

去年,啓迪環境2018年年報公佈後,《華夏時報》曾刊發系列報道,質疑公司涉嫌在多地的PPP項目尚未開工的情況下,已將項目收入提前計入財報、以“美化”財務數據。轉眼一年過去,記者曾實地調查的項目,有的仍未體現在公司2019年年報中,有的已遭解約。

啓迪環境改名後的首份年報公佈,公司收入規模雖變化不大,但淨利潤同比下降超四成。公司對此的解釋是,大部分在建工程建設完畢,轉運營後利潤減少。但年報顯示,公司的在建工程有增無減。

桑德系曾多次陷入財務風波,其創始人文一波也已從上市公司離職,啓迪環境在去“桑德”化後財務數據上的表現雖不讓人滿意,但能否擺脱股價長期低迷的陰影?

南寧項目被解約

本報刊發的系列報道中,着重提出廣西武鳴、廣東東源、陝西西安等多地項目並未實際開工建設,利潤已經計入公司財務數據。

2018年,啓迪環境中標廣西南寧市武鳴區的PPP項目,項目投資總額28億元,建設期兩年。公開信息雖然未披露項目的簽約日期,但最晚在當年3月雙方已經簽訂合同。

記者當時得到的消息是,儘管有合約在身,又有武鳴區政府多次發函催促儘快施工,但啓迪環境遲遲未啓動項目。記者2019年4月聯繫到武鳴區區長黃偉光,他稱該項目並未開工。“因為啓迪桑德去年重組,導致註冊資本金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時間到賬。”

啓迪環境隨後披露的2018年年報卻顯示,截至當年底,啓迪環境累計在該PPP項目中實際投入4.3億,項目進度16.65%。記者致電啓迪環境證券事務部,其工作人員稱,只要錢從公司財務中扣除,無論項目是否開工建設,都可以按照佔總投資的比例算作項目進度。

但在2019年年報中,啓迪環境並未繼續披露該項目的進度,稱項目前期市政施工已投入4.7億元,因實施尚存實質性障礙,當地政府擬與公司解除合同,公司正在洽談解決方案。

在記者的實地調查中,發現啓迪環境在西安閻良的兩個PPP項目和廣東東源的項目也是建設期過半遲遲不動工。

西安項目的項目公司融資出現了問題,註冊資本金無法到位。對應兩個項目曾在啓迪環境2018年半年報中列示,但在年報中隻字未提,也未在公司最新年報中體現。

廣東東源縣環保局PPP項目辦公室負責人去年告訴記者,啓迪環境未動工,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經構成違約,縣政府已經在考慮將該標作廢重新招投標。這一項目也未在2019年年報中提及。

公司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在建工程較多,不清楚具體的項目情況,若是項目解約公司會發公告。

利潤降四成

啓迪環境在2019年7月10日之前,公司名稱是啓迪桑德,更早之前是桑德環境。2015年“清華系”用70億鉅款買走了桑德環境29.8%的股權,其中啓迪科服佔比最大,成為控股股東。

文一波的港股上市公司桑德國際曾捲入多起財務風波,甚至涉嫌財務造假,一度停牌十個月。去年桑德系的創始人文一波辭任公司董事長,啓迪派出文輝接管上市公司,隨後公司的“桑德”成色消退。

去年有知情人士向《華夏時報》爆料啓迪環境涉嫌財報造假,而公司多名高管在短時間內密集辭職,包括財務總監、董秘等敏感職位,年報公佈董事長辭職,令外界產生諸多猜想。

此前公司董秘張維婭回應記者稱,高管變動很正常,公司在主動做架構調整,“清華系”逐漸融入董事會和管理層,和桑德在公司治理上互相制約。今年年報披露後,記者再次致電公司證券事務部,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桑德因為是持股5%以上的股東,擁有董事會席位,但已經不參與日常管理。

在桑德系逐漸離開公司管理層後,近日,啓迪環境披露了公司去桑德化後的第一份年報,顯示營收微降7.43%,達到近102億元,但淨利潤只有3.59億元,同比下降44.18%。

其證券事務部人員告訴記者,此前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在建工程,現在一大部分項目已經建完,轉為運營,但不會立即產生利潤,致使整體利潤變低。

啓迪環境2019年在建工程規模為142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也變化不大。該人員稱,這是因為不斷有新項目在開工建設,老項目也在整固。

儘管桑德系對公司的影響日益變小,但為啓迪環境審計年報的依然是之前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去年,《華夏時報》記者曾就公司年報被質疑造假聯繫其中一名簽字會計師,對方在聽明記者來意後,掛斷了電話。記者發送的提問短信未獲回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2 字。

轉載請註明: 啓迪環境陷財務疑雲一年後:多地項目仍未有進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