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破產無人管”到“轉型人人管”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調研核心

大型國企破產,3萬職工失業,各種矛盾疊加……這一系列難事誰來治,誰來管,該如何治理?如何管理?

歷經15年,這裏探索形成“特鋼能人坊”基層治理新模式,成功蝶變的密碼在哪裏?

東臨嘉陵江,西靠歌樂山,南鄰磁器口,北接雙碑街,這裏便是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所在地。

在這片7.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僅記錄了重慶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輝煌與衰落,更書寫了一篇石井坡從“破產無人管”到“轉型人人管”華麗蝶變的篇章。

如今的石井坡,老街老巷依舊,但牆上的塗鴉卻頗具現代藝術氣息,滄桑感和現代感在此交融。

住在這裏的大多數是特鋼“原住民”,他們坐在院落的黃葛樹下,曬着太陽,討論社區最近變化,表達想法意見,愜意悠然。

居民們都説,在石井坡,從善如流已成為旋律、社區參與成為時尚、一呼百應成為現實。

可誰曾想到,這樣的場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難題

企業破產矛盾爆發

“能人”帶頭挑起重擔

“飯碗都丟了,我們怎麼生活?”

“沒得人來管我們,日子難過咯!”

“是沒得人管呀,你看那堆垃圾都堆了好久了,哪個來整嘛!”

……

時間回到2005年秋天,石井坡街道辦公地門前,幾十名居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圍着街道社區幹部,抱怨不停。

而這樣的集體抱怨吐槽,在當年已發生多次。

原來,石井坡街道七個社區大多屬於重慶特鋼廠家屬區。2005年,被譽為“西南一切工業之母”的重慶特鋼廠宣告破產,三萬多名“特鋼人”一夜之間失業,這讓許多職工短時間內難以接受。

“環境髒兮兮,人心亂麻麻,秩序亂糟糟,問題成堆堆。”回憶起當年的複雜情況,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季鋼説,企業的破產,導致“特鋼人”心態整體性失落,信訪、鬥毆、堵路等層出不窮,積壓的各類矛盾“井噴式”爆發。

改變如何開始?

石井坡街道團結壩社區一位女黨員邁出了第一步,她就是後來成為黨的十九大代表的重慶市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團結壩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楊春敏。

那時,團結壩社區有一個8米深的垃圾坑,坑內積滿了垃圾,居民們路過時都捏着鼻子迅速跑過。

“大家都是‘特鋼人’,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沒得哪個不愛自己的家園!”楊春敏率先行動起來。她忍受着難聞的氣味,進入坑裏,一鏟一鏟地把垃圾裝進籮筐,再讓同事把籮筐拉上去運走。

起初,居民們只覺得這羣社區工作人員在“作秀”,可一段時間後大家發現,垃圾坑越變越小,最後消失了……

楊春敏的行為給特鋼人的心帶來了温暖。隨着她的帶動,石井坡街道7個社區的黨員紛紛行動了起來。

隨後,越來越多“熱心腸”的居民和懷有一技之長的“特鋼人”也加入了進來,社區裏“能人”自治、互助的局面逐步形成。

破題

羣眾事羣眾議

形成共治共享合力

10多年過去了,經過不斷的摸索總結,如今的石井坡街道,已探索形成“特鋼能人坊”這一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所謂“特鋼能人坊”,其實是石井坡街道推動“特鋼能人”基層自治的一種統稱。街道根據自身特殊的社會結構形態,組織引導各社區打造了“特鋼能人紅巖崗、特鋼能人大講堂、特鋼能人點贊榜、特鋼能人紓解角、特鋼能人共享站、特鋼能人和事佬、特鋼能人議事苑、特鋼能人服務社”8大坊,將曾經創造特鋼輝煌的“企業能人”轉化為參與社會治理的“社區能人”。

前不久,石井坡街道中心灣社區“特鋼能人議事苑”正在舉行“花弄裏大門邊坡治理居民聽證會”。黃桷樹下,從“特鋼能人”中選出的20多名居民代表圍坐一起,討論着邊坡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原來,花弄裏大門口有一個單磚砌成的三角形邊坡,去年夏天的一場大雨造成邊坡垮塌。雖經過重新修葺,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邊坡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美觀問題。

“我們的意見是,這次弄就要徹底解決,牆體不僅要牢固,還要考慮綠化美觀。”舉手發言的是68歲的彭榮富,他是土生土長的“特鋼人”,如今也是“特鋼能人庫”中的一員。 “我主要是負責收集居民們的意見建議,然後反映給社區,並督促解決,起到一個上傳下達的紐帶作用。”彭榮富説,這次邊坡治理,他去現場反覆看過多次,也把收集來的居民意見帶到了聽證會現場。

集思廣益之後,治理方案順利通過,邊坡將重新澆築混凝土,並種上植物,讓花弄裏更增美麗。

通過“特鋼能人議事苑”,石井坡凝聚起了居民的合心力,讓每一個居民都成為社區的“主人”,參與到社區建設中。

蝶變

實現互幫互助

社區事事有“能人”

無物業管理服務,是老舊開放式小區存在的通病。在這方面,石井坡街道充分發揮了“特鋼能人”的作用。

“這都半個月了,雨棚拆了卻還沒裝新的,下雨天衣服都晾不到,好惱火!”日前,“特鋼能人”紓解角里,居民餘明珍對自家雨棚被拆除一事抱怨連連。一旁的“調解能人”賴容一邊傾聽,一邊記錄。隨後又以自家為例,向餘明珍做了詳細解釋,最終贏得了她的理解。

賴容與餘明珍都是原特鋼廠的工人,她們也是多年的鄰居。得知石井坡街道創建“特鋼能人坊”後,賴容作為熱心居民,第一時間報了名。她憑藉人熟地熟的優勢,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成為一名居民信任、信服的“調解能人”。

除了“調解能人”,藏龍卧虎的石井坡還有“技術能人”。

2月22日下午,石井坡街道光榮坡社區的服務站裏,傳來陣陣“沙沙”的金屬摩擦聲,今年76歲的磨刀能人鄧質均正在桌台前操作工具,為居民磨菜刀。

鄧老是原特鋼廠的高級工程師,“特鋼能人坊”建立後,他積極報名加入了“特鋼能人庫”,自己買來磨刀工具,為居民義務磨起了菜刀。

“磨一把菜刀,需要粗磨、細磨、精磨……”作為原高級工程師,磨一把菜刀對他而言簡直是大材小用,不過他認為,為居民們做點貢獻不分大小。

像鄧老這樣的技術能人,街道為其安排了定期的“能人”服務時間,而更多的社區服務,街道則通過“特鋼能人服務社”安排。

在石井坡,居民們可通過網上或線下的方式,聯繫服務社工作人員登記,提供自己需要“能人”幫助的項目,例如更換家裏的插座、疏通下水道等原本物管負責的事項。工作人員則會從“特鋼能人庫”中挑選合適的能人,以免費上門的方式為居民提供服務,實現居民互幫互助。

“我們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將有特殊技能或者熱心社區管理的居民,納入‘特鋼能人庫’中。”季鋼説,像賴榮、鄧質均這樣的“特鋼能人”們通過8大坊,各自發揮所長,參與社區治理,真正做到“社區事事有能人”。

據瞭解,“特鋼能人坊”建立以來,已培育和挖掘了“特鋼能人”200餘人,引領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羣眾參與到社會基層治理中來,實現了地區社會事務從“企業有人管”到“破產無人管”再到“轉型人人管”的華麗升級,為破解全市大型國企改制後社會事務移交難題做出了積極努力與探索,創造了“石井坡現象”。

補位“四個缺失” 實現“由亂到治”

當年特鋼的產業能人已轉換為新時代社區自治的主人,重塑居民自信心,重建社區凝聚力。這是“特鋼能人坊”基層治理新模式的核心要義。

那麼,特鋼廠當年破產後形成的管理缺失、信心缺失、參與缺失、資源缺失等4大缺失問題,又是如何被一一“補位”的?日前,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沙坪壩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

針對管理缺失

自治共建補缺位

問:特鋼廠破產後,面對物管缺失、管理無序的頑疾,如何實現老舊小區“沒有物管、勝似物管”?

答:石井坡街道堅持“物管思維”,組建特鋼能人服務社、特鋼能人共享站,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搭建平台。

如,居民可在線“點單”,管家服務送上門。依託石井坡志願者隊伍組建“特鋼能人服務社”,補位老舊小區物管缺失問題。建立“特鋼能人庫”“管家項目庫”“優先保障庫”,由“特鋼能人”上門開展包含義診康養、親情陪護、居家養老、水電物業、家政服務五大類50項無償或低償居家物管服務,街道社區發放志願補助或登記志願積分,積分可兑換禮品或服務。

“特鋼能人共享站”內設志願加油站、街區美容站、素養提升站,通過廣泛開展“線上線下志願幫”“治護淨美四無巷”“三治三社共建場”等品牌活動,整合各種力量,盤活志願力量,共同推進老街“重塑”工程,打造富有特鋼文化的“最美街區”。

針對信心缺失

“多坊聯動”促和諧

問:曾經優越無比的“特鋼人”,面對下崗失業的打擊,一度心態失衡、整體失落,大量治安類、社會類、精神類問題隨之湧現。面對社會矛盾井噴式爆發,如何回應羣眾訴求,將負面情緒逐步轉化為正面能量?

答:“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導之。”石井坡街道建立特鋼能人議事苑、特鋼能人紓解角、特鋼能人和事佬、特鋼能人點贊榜,“多坊聯動”,回應羣眾訴求。

比如,“吐槽箱”、紓解角、議事苑、民情分析會、輿情研判會、其實就是為老百姓搭建了“吐槽”平台,以此廣開言路,暢通信息渠道,收集羣眾訴求,既能“點對點”地做到精準服務,又能及時化解羣眾怨氣,消除矛盾隱患。

同時,還以街道調解委員會為指導,構建社區調委會、網格調解小組、鄰里調和小隊三級聯動的調解網絡,積極甄選社區內德高望重老黨員、好鄰居,精通醫療、建築、法律、環保等方面的專業人士,以及專業社工等,建立“調解能人庫”,以社區調解員+“特鋼能人”的模式,探索形成了鄰里調解講和、律師援助助和、社工參與促和“三和”聯調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切實把問題發現在社區、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此外,“特鋼能人點贊榜”,開設“街坊好人榜”“社會義舉榜”和“商户誠信榜”“三榜”。通過點贊榜,改變了老舊社區長期存在的“無所事事到處逛,空虛無聊打麻將”的消極現象,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積極爭當“特鋼能人”。

針對參與缺失

積分反饋聚人氣

問:調動居民參與社會治理,激發參與熱情,一直是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難題。石井坡街道在此方面,有何經驗?

答:我們通過發揮國有企業退休黨員素質高、產業工人有紀律、熟人社會能組織等優勢,並以“能人積分”機制,激勵居民廣泛參與,真正實現“轉型人人管”。

在石井坡街道,居民遇到問題需要處理時,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石井坡E黨建”進行網上下單,針對社區的老年人或是未使用智能機的居民,則可通過電話或是來服務社現場登記的形式進行下單。服務社的值班人員會根據居民需求,在“特鋼能人庫”中安排相應的能人進行服務,幫助居民解決困難。

能人在開展服務後會獲得相應的“能人積分”,這些積分以5分=1元錢的形式,回饋和激勵志願者,到轄區醫院、餐飲店、理髮店、便利店等地,實現積分兑換。這樣一來,志願者回饋激勵機制充分結合石井坡“熟人社會”街情,變地區社會事務由“政府包攬”為“全民參與”。

此外,“特鋼能人紅巖崗”實行合格黨員70分積分制,對轄區黨員設崗定責,要求黨員主動擔當起宣傳員、議事員、和事佬等“能人”職責,在社會治理中積極擔當作為,以“紅色能人”築牢基層社會治理的黨建基石。

針對資源缺失

黨建引領聚合力

問:重慶特鋼廠破產後,轄區居民從“單位人”變“社會人”,如何重新建立他們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

答:一是用服務凝聚資源提升社會號召力。按照“先服務後引領”思路提升引領能力,讓街道黨工委成為“多元”的社會組織嚮往靠近的“一核”。

二是建立“三張清單”制度,轄區所有社會單位、重點企業形成“資源清單”,通過“三坊聯動”情緒紓解渠道收集的各類羣眾訴求形成“需求清單”,黨工委統籌對接落實承辦單位,形成“項目清單”。“三張清單”快速回應了羣眾訴求,集聚全社會力量完成大量民生實事。

三是織密黨建網格,延伸觸角促服務。街道將社區劃分為49個網格,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把陣地留到網格中、把人員下到網格里、把治理落在網格間,搭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運行機制。通過“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做到天天入格內,情況全掌握,以網格化建設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做實、做精、做細。

四是建特鋼能人紅巖崗、特鋼能人大講壇,開設“網格七員大比拼、初心不改大培訓、政治引領大作為”三大活動,充分調動街道社區黨員幹部、羣眾黨員骨幹、駐地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的積極性,爭當“紅色能人”,不斷推進活動共聯、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品牌共建。

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西南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鄒東昇:

強化居民自治 摒棄單純依靠行政手段“管居民”的老套路

沙坪壩區以“特鋼能人坊”機制創新為抓手,徹底改變了大型國有破產企業社區社會治理的低效、無效和失效,締造了國企改制後企業型單位社區有效治理的“沙區方案”。“特鋼能人坊”創新走出了一條摒棄單純依靠行政手段“管居民”老套路的“治理有效”新路子,強調自治、共治而非單向管理,主動引導強化居民自我管理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治理的意識。

具體而言,“特鋼能人坊”的建立,有效動員、吸納和發揮了社區“中堅居民”在社區治理創新中的骨幹作用和專業影響,在同心同向同行中更好實現了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構建城市社區治理的黨羣幹羣責任共同體;“特鋼能人坊”打通了社區治理“最後一公里”,實現了精準公共服務“零距離”,系統性消解社區能人與社區公共事務之間的長期阻隔,開創了優化社區治理“五位一體”新格局;“特鋼能人坊”的積分量化和兑換制度,嘉許能人勝任力和激發走心服務,真抓實幹地推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區共治目標。

當前,我市在市域社會治理領域矛盾風險防範中既有存量問題又面臨增量風險。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部分新舊難題還未得到完全妥善解決,民生領域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和社會矛盾糾紛。作為一個曾經的老工業城市和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新重慶,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重慶,而“特鋼能人坊”這個有情懷、有故事、有擔當、有作為的城市單位社區有效治理的成功示範,無疑具可操作、可推廣、可複製的樣本意義。

作者:黃喬 周松 黃嬰

來源:重慶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