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播種的時節。
2020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15年前,也就是2005年10月,國務院批准了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
兩份文件指向相同,那就是上市公司質量。
企業興則經濟興,企業強則國家強。上市公司是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意義非同一般。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研究顯示,過去20年左右,境內上市公司的投資資本收益率僅為3%。中國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能力有待挖掘,上市公司質量有待提高。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歷史地看,A股市場植根於改革開放的經濟土壤,肩負自身的使命任務,也遭遇成長的煩惱。A股市場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服務於國企股份制改革和脱困。經過30年櫛風沐雨,中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一批新經濟企業正通過註冊制上市融資,實現更大發展。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財務造假的懲戒制度、集體訴訟制度和損害賠償制度正有序建立並逐步實施。獎優汰劣,將讓資本市場更富效率,讓上市公司更富競爭力。
此外,有必要把分紅能力作為檢驗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投資圈有個説法,投資於股市一是賺企業的錢,二是賺估值的錢。賺企業的錢,看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賺估值的錢,就是看好企業的成長性,其實也是依賴於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如果不能逐步把估值做實,股價就會“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水平有所提高,現金分紅規模逐年遞增,股息率正在向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靠攏。同時也要看到,A股上市公司分紅主要集中在銀行等少數行業,不同行業的分紅情況相差較大,長期不分紅的“鐵公雞”不在少數,結構有待優化。
鑑於國慶節後A股市場幾個交易日表現強勢,牛市熱情重燃。告別“牛短熊長”的炒作,走出“長牛”“慢牛”行情,是許多投資者的熱切期盼。
但是,有的投資者將剛剛發佈的這份文件與2004年“國九條”和2014年新“國九條”相類比,並推測對股市指數的影響。這可能是“錯位的比較”。無論是“國九條”,還是新“國九條”,都是着眼於資本市場全面改革發展。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資本市場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才會為“長牛”行情築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