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穆瑀宸
2021年8月27日,泡泡瑪特(09992.HK)發佈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人民幣17.73億元,同比增長116.8%,調整後淨利潤人民幣4.35億元,同比增長144.1%。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泡泡瑪特營收與淨利潤雙增,市場似乎並不滿意。
半年報發佈後,股價異動呈現異動趨勢,泡泡瑪特當天一度跌幅7.21%,今日又有所回升。截至發稿時間,總市值為786.49億港元,較巔峯時市值1472億港元,依然腰斬了近一半。
近年來,隨着B站、騰訊、名創優品等眾多新玩家的入局,盲盒、潮玩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行業的瘋狂生長也暴漏了抄襲、高溢價等問題,消耗着消費者的信任,盲盒熱帶來的經濟泡沫正在破滅。
對於泡泡瑪特而言,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市場份額正在逐漸縮水。財報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20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增長225.5%、227.2%和49.3%,呈現下跌趨勢。
在自有IP中,Molly、Dimoo、 SKULLPANDA為泡泡瑪特帶來核心收入,然而這幾個爆款IP均為收購而來。當下,泡泡瑪特正在重點培育自有設計師的設計,以期能在IP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權,但現在尚未有爆款IP出現,這些年輕的IP,能否趕上甚至超越“Molly們”成為新一代頂樑柱,尚未可知。
當消費者回歸理性,盲盒的熱度是否依然存在?泡泡瑪特的生意還能持續“吸金”嗎?
針對泡泡瑪特未來IP計劃落實情況以及樂園業務進展,時代週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繫泡泡瑪特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時間尚未獲得回覆。
賺錢速度慢了,增長空間又在哪裏?
8月28日,新零售研究專家鮑躍忠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泡泡瑪特能否持續增長主要看三個指標。首先是新增用户,其次是復購率,最後則是用户價值,也就是現有消費羣體是否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產品。
在鮑躍忠看來,只有新用户不斷擴大,復購率比較高,用户貢獻也能繼續增長,泡泡瑪特在未來才會有增長空間。
會員與復購率相互依存,會員強粘性是泡泡瑪特的優勢之一。通過渠道的持續擴張及IP的不斷豐富,泡泡瑪特的會員規模快速擴大。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累計註冊會員總數達到1141.5萬人,半年內內新增註冊會員401.5萬人,2021年上半年會員貢獻銷售額佔比91.8%。在復購率方面,今年上半年會員復購率為49%,同比2020年上半年51%的會員復購率下降2%。
泡泡瑪特營收的快速增長和線下門店的快速擴張密切相關,泡泡瑪特線下開店步伐從未停止。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開設零售店21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家。
相較於傳統零售,機器人商店以選址靈活、體量小、容量大等特點,形成了對線下場景的“野蠻”擴張。財報顯示,機器人商店數量從2020年的1351家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1477家。
不過,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雖然一線城市依然泡泡瑪特的主要陣地,但 “下沉”也成為其新的戰略。2020年,一線城市新增了28家店,新一線、二線及以下城市新增51家。而2021上半年,一線城市新增10家店,新一線、二線及以下城市新增18家,後者城市門店數幾乎實現翻倍。
泡泡瑪特整體的零售店貢獻的收益佔比在降低,2017年-2019年分別佔63.9%、48.3%及43.9%,2020年上半年佔38.3%,逐漸減少到今年上半年的38.1%。
泡泡瑪特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裁司德在業績會上表示,泡泡瑪特會繼續擴展銷售渠道網絡,繼續加快門店和機器人商店在一二線以及部分三線城市的佈局,線上除了微信、天貓、京東外,也會非常積極的探索更多新興的平台的銷售機會。
財報顯示,泡泡瑪特電商渠道2021年上半年整體收入為3.53億元,同比增長104.7%。而泡泡瑪特自建線上小程序泡泡瑪特抽盒機有3.25億元收入,同比增長101%,已經接近其線上電商帶來的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上市時被看好的自有電商平台“葩趣”,財報中並未披露相關數據。
自有IP尚小,“molly們”卻老了
泡泡瑪特董事長、CEO王寧多次公開表示,“泡泡瑪特是一家關於IP運營的企業。”他認為公司更像是一個唱片公司,希望每個IP都能成為周杰倫、五月天這樣經久不衰的“爆品”。這也形成了泡泡瑪特挖掘和培養設計師,幫助設計師進行IP孵化和運營的模式。
2016年1月9日,王寧在微博上發起一個話題:“大家除了喜歡收集Sonny Angel,還喜歡收集其他什麼呢?”一個呼聲最高的答案引起了他的注意——Molly。
隨後,從香港帶回的Molly獨家IP版權成為了泡泡瑪特“盲盒帝國”的第一塊磚,後續的發展中Molly也成為了泡泡瑪特崛起的關鍵因素。事後,有泡泡瑪特高管曾戲稱“這是一條價值上億的微博”。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Molly不負眾望為泡泡瑪特帶來2.039億元營收,依然是泡泡瑪特不可或缺的營收來源。在上半年,Molly、Dimoo、 SKULLPANDA是為泡泡瑪特帶來核心收入的前三大IP,分別帶來2.039億元、2.049億和1.83億元收入,佔總營收的11.5%、11.6%和10.3%。但是這三個IP都是泡泡瑪特收購而來,並非由泡泡瑪特自有設計師設計。
泡泡瑪特內部成立了設計師團隊PDC (Pop Design Center),推出小甜豆、MINICO、牙齦怪、魚喵等IP,其中小甜豆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超過人民幣6370萬元。
今年上半年PDC推出的所有原創IP產品,銷售額整體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但總體而言內部團隊自主研發IP勢頭仍然較弱。
此前,泡泡瑪特還曾陷入涉嫌抄襲的爭議中。據悉,泡泡瑪特設計師亦宣設計的AYLA兔系列產品被指涉嫌抄襲DollChateau娃娃城堡公司的產品,黑貓投訴平台收到不少關於泡泡瑪特的涉嫌抄襲的相關投訴。
未能再造一個如Molly般的爆款IP,泡泡瑪特開始嘗試聯名策略,試圖尋找第二增長曲線。2020年以來,泡泡瑪特加強與全球多個知名IP合作,推出迪士尼、火影忍者、哈利波特、海綿寶寶等聯名系列產品,藉助成熟IP的已有忠實粉絲羣體推動銷量增長。
從實際效果看,聯名確實增加了營收。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非獨家IP收入從2020年上半年的1.332億元,上升至 2021年上半年的2.877億元,增長115.9%。但是非獨家IP也意味着誰都可以推出相似的產品,最終只能靠銷量和渠道取勝。
8月28日,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盲盒熱創造的神話確實已經逐漸迴歸理性。泡泡瑪特作為國內潮玩品牌,上市獲得極大關注,無可否認的一點是,潮玩品牌依靠小眾羣體和高復購率、營銷方式獲得高速發展,使泡泡瑪特經營業績亮眼。但是如果IP只是在於一個特定的小眾羣體,其拓展和發展潛力還是有限的。
盲盒不“盲”了,IP並沒有故事
儘管潮玩和盲盒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新消費文化,但也有跡象表明,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正在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似乎正努力擺脱 “盲盒標籤”。2021年上半年財報中不見“盲盒”二字,通篇使用更多的詞是“潮玩”。王寧也曾公開表示,“希望大家在提到泡泡瑪特時,想到的第一個詞是潮玩。”
這也説明,泡泡瑪特或許也已經意識到,長期依賴頭部IP,如果用户陷入了審美疲勞,便會造成一定的困境。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為17.73億元,同比增長116.8%,雖然增幅不小,但卻並沒有恢復到之前的增速水平。從2018年至2020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增長225.5%、227.2%和49.3%,2020年呈現斷崖式下跌。
泡泡瑪特的營收下降,一方面來自於潮玩市場整體增速正在放緩。近日,艾媒諮詢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潮玩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潮玩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在2019年達到71.3%後便一路下降,預計到2023年行業增速將下降至20.5%。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的競爭對手們也來勢洶洶。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1200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潮玩、潮流玩具、盲盒”,且超過80%的潮玩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成立於5年之內。其中,2020年新增超400家潮玩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4%。
眾多玩家中,將自己定位為收藏玩具的52TOYS,已經低調完成5輪融資,一邊計劃明年年底開店100家,一邊謀求在1-2年內上市。背靠名創優品的TOP TOY,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門店數新增24家。互聯網公司也紛紛入局,B站收購了潮玩衍生品公司ACTOYS;優酷推出鄉村愛情繫列盲盒;騰訊也推出了“嚯APP”,搶佔潮玩市場。
不可否認的是,隨着各家入局潮玩領域,泡泡瑪特或將面臨更復雜的外部競爭環境。
業績會議上,王寧表示,泡泡瑪特目前正在積極探索年輕人們喜歡的品類,比如球鞋和三坑圈。對於未來的佈局,他表示泡泡瑪特這半年來增加了很多業務佈局,包括樂園業務也在積極準備中。
8月23日,據天眼查信息,北京泡泡瑪特樂園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業務範圍涵蓋城市公園管理、遊樂園、遊藝娛樂活動等,由泡泡瑪特全資持股。
對於主題公園來説,IP是核心要素之一。不過,在主題公園IP概念背後,支撐IP發展的是“故事性”。與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等各大主題樂園不同的是,泡泡瑪特只有IP並沒有故事。
根據英敏特的數據,電影、卡通動漫和電視劇是最被認可的三大IP類型。在消費者購買曾經購買過的IP產品或服務中,排名前三的IP都依託成熟的衍生文化產品,IP並非脱離故事獨立存在。
伍岱麒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支撐IP發展的是文化、內容、故事。迪士尼依靠不斷創作影片、短劇,吸引大量粉絲,幾十年後才建設主題樂園,讓消費者沉浸於品牌塑造的故事中,而故事角色就在身邊,令消費者獲得很大的喜悦和滿足的體驗感。此時迪士尼已經積累大量粉絲,成為大眾化品牌,樂園的運營會更有消費者基礎。
“盲盒”其實是一種營銷方式,而IP絕對不僅僅靠營銷方式就可以建成,缺乏文化和內容支持的IP很難長久。缺乏內容的輸出,建設主題樂園,則更像是沒有內在涵義的場景,如果這些IP的粉絲羣不夠大的話,主題樂園的運營會比較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