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配合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而舉辦的高端智庫活動,2021中國新消費發展論壇在海口同期舉辦。近30名來自高端智庫、政府、企業和媒體界的代表開講,探討雙循環格局下新消費浪潮的發展動能和趨勢、科技與消費的融合以及消費形態服務升級等前沿議題。
“十四五”是我國邁向現代化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進入消費新時代的重要五年。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消費。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的重要內容,是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消費結構升級意味着全社會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意味着新消費和新業態將不斷湧現。新型消費正在中國消費結構升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作為主旨演講嘉賓,在發言中提出三個重要判斷:一是“十四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費市場;二是未來10-1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服務業市場和服務型消費新增市場;三是203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服務貿易國。他認為,在這些大趨勢下,中國消費潛力的釋放與市場的開放,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大利好。”預計未來5-10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14億人的消費大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發表了《雙循環背景下中國區域消費趨勢:以海南自貿港為例》。他表示,海南自貿港作為中國對標國際標準的試驗田,需要承擔更多的特殊任務,積累出一些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改革開放新經驗。海南要做整體消費的全能冠軍,突出國內國際雙循環連接點的定位。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解讀《如何實現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深度解析經濟熱點,展望新消費的創新方向。張明認為,未來5-10年,中國最重要的增長引擎是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的區域一體化,可以幫助我們充分發揮14億人的優勢,鍛造我們的消費引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欽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