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廣州,記者 關婉怡)訊,據最新披露的經營快報,白雲機場(600004.SH)前十一個月累計旅客吞吐量約為3890萬人次,穩居全國第一。此外,白雲機場國內旅客吞吐量已連續三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白雲機場方面對記者表示,“目前屬於民航高速發展階段,未來白雲機場將立足國際航空樞紐定位,持續拓展國際航線和長航線,免税業務有望成為重要的利潤增長點。”相關分析亦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能較好支撐白雲機場成長為國際航空樞紐機場,且免税業務具有較大成長空間。 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4億人次
在疫情影響下,今年航空公司、機場等企業的業績受到一定影響,白雲機場也不例外。數據顯示,白雲機場前11個月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42%,貨郵吞吐量同比下滑9.14%。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相較於旅客吞吐量,貨郵受影響程度較小。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客運航班減少,執行客改運政策,有一定成效。
面對業績下滑,該名工作人員認為,“我們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應當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得當,目前國內航線旅客客流量已基本恢復正常。”
相關統計顯示,去年我國人均乘機次數是0.47次,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0.87次,更遠低於美國的2.48次。對此,上述工作人員則表示,“當前屬於民航高速發展階段,隨着經濟發展,民航市場的存量增長空間非常廣闊。”
但跑道、機位歷來是制約機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於T2航站樓剛投產兩年的白雲機場來説,情況似乎還比較樂觀。上述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對於白雲機場來説,跑道不是發展的瓶頸。我們有三條跑道,高峯小時容量為76+2架次,需求暫時未達到飽和,有一定的空餘產能。加之三期擴建工程已動工,按照規劃,三期建成後,我們將有5條跑道,終端容量達到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廣東交通部門也提出,將全面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在這樣的背景下,鐵路、高速公路網絡不斷完善,周邊城市機場不斷興建,對白雲機場保持競爭力帶來挑戰。對此,上述工作人員則表示,“未來機場發展,會更加註重長距離航線的發展。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周邊地區的機場、高鐵還是高速公路的發展都為短途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白雲機場本身定位為國際樞紐機場,我們不斷在爭取增加國際航線,希望覆蓋更多的國際航線、長航線,國際航線利潤貢獻更大些,毛利方面也比較高。”
免税業務或是新增長點
作為“內循環經濟”中的重要一環, 今年以來,二級市場上“免税概念”亦多次獲得追捧。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曉雲認為,十四五期間,免税運營商多渠道做大規模是第一位。而機場在整個免税產業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等待明年或後年整個國際旅客的逐漸恢復,機場是一個非常強的賽道。
記者從白雲機場獲悉,目前白雲機場的免税收入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存在保底條款,超過保底營業額之後,在一定限額內能對營業額分成。所以即使今年免税銷售額下降較多,目前仍是根據原協議條款暫按保底金額確認收入。
“當疫情恢復之後,免税的消費市場打開,免税業務會成為白雲機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上述工作人員同時還表示,國際航線的增加也能拉動免税業務的增長,亦屬於利好。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從中長期來看,粵港澳大灣區能較好支撐白雲機場成長為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內循環政策下公司依然受益於海外免税迴流,其商業模式成熟度、流量變現能力均在業內處於第一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 ,目前國外疫情尚未明朗,仍需對國際航班抱有謹慎態度。如若國外航線恢復不及預期,免税業務預期勢必也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