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5個月保費收入悉數出爐。6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5個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合計達1.43萬億元,同比增長5.6%。不僅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產險、壽險兩大板塊的保費同比增速也均達到4%以上。
隨着負債端持續復甦和改善,保險業發展前景被一致看好。業內人士表示,上市險企前5個月的增速反映了保險市場呈現恢復性增長的趨勢,壽險市場、財險市場持續增長這一態勢有望貫穿2023年全年。
保費收入超1.4萬億元,壽險板塊加強“助攻”
從A股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規模來看,中國人壽位列第一,前5個月實現保費收入3986億元。中國平安緊隨其後,實現保費收入3866.73億元。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3414.24億元、2102.89億元、882.17億元。
今年前5個月,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再次齊刷同比正增長。其中,中國人保以7.37%的增速領漲,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保費增速同樣超過5%,分別為6.16%、5.12%。
具體到壽險板塊來看,前5個月保費收入“四升一降”,五家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合計9266.02億元,同比增長4.06%,保費收入持續回暖。除了太保壽險保費收入1248.89億元,同比下滑1.93%外,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平安壽險、新華保險均實現了保費正增長。其中,平安壽險漲幅最大,該公司保費收入2452.62億元,增幅為6.6%。
保費收入的增長離不開大眾對保險產品的旺盛需求,而需求的來源其中便包括,存款利率下調、銀行理財收益率較低。因此,保險產品在居民儲蓄需求較高的背景下,相對優勢明顯。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表示,總體而言壽險漲幅略弱於財險,不過,增速5%左右相對而言符合預期。壽險板塊增長的其中一方面因素與市場利率下調不無關聯,險企的定價利率目前至少在3.5%,當然,現在監管已經釋放信號,或將在6月底下調至3%。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險企處於較好的窗口期。
展望壽險板塊,廣發證券分析師陳福、劉淇認為,居民儲蓄意願較高,而橫向對比下,儲蓄類保險產品憑藉剛兑及收益率的優勢,且短期預定利率3.5%的產品銷售將持續推動保險需求釋放;隊伍逐漸企穩,壽險改革成效逐漸釋放推動個險渠道增長,2023年壽險需求處於復甦階段,持續驗證拐點的到來。
產險增速小幅回落,增長勢頭仍被看好
相較於壽險板塊,財險板塊保費收入增速雖然“高高在上”,但較前4個月的增速而言,卻有所放緩。
具體來看,太保財險前5個月的保費收入為854億元,同比增長15.28%,居財險“老三家”保費增速之首。此外,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416.81億元、1248.9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48%、5.59%。
雖然財險老三家保費收入增速均超過了5%,但較前4個月保費收入增速略有放緩。如人保財險前4個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5%,略高於前5個月的8.5%。
從人保財險公佈的保費收入具體情況來看,實現保費兩位數增長的包括農險、信用保證險、其他險種,並且這三大險種保費收入增速均超過20%;此外,車險同比增速雖維持在6%左右,同比增長5.9%,但較前4個月的6.4%也有所回落。
陳福、劉淇認為,乘用車促銷政策熱度逐漸消退,5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28.6%導致車險整體有所回落。展望2023年,機動車保有量維持穩定增長趨勢,而新車中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有望提高車均保費,因此預計車險增速有望維持穩定增長;非車險受益政策推動和宏觀經濟的修復。從COR角度看,龍頭險企在2022年增提準備金,預計2023年出行率提升不會大幅提升賠付率,而行業競爭趨緩有望進一步降低費用率,COR有望超市場預期。
整體來看,當前壽險正有望迎來資產負債端的拐點,財險板塊高速增長態勢也有望維持。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佔軍表示,上市險企前5個月保費增速反映了保險市場呈現恢復性增長的趨勢,預期全年保險市場將呈現中速增長態勢。在疫情後經濟社會生活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的背景下,壽險市場、財險市場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國聯證券非銀金融團隊指出,當前保險板塊的主要關注點仍在於負債端修復的持續性和幅度,隨着板塊後續負債端業績的進一步超預期,保險股有望得到市場的再次關注,預計板塊半年報業績將超出市場預期。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