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生命鑫禧年年尊享版養老年金保險”,從多個維度滿足被保險人靈活多樣的養老需求,為緩解“養老焦慮”、保障品質養老提供了多個選項。
在今年9月南開大學金融學院發佈的《2022健康與養老保險保障指數測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據世界銀行測算,要想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養老金替代率須不低於70%;當前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大約為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46%。
《報告》一出,再次引起公眾對養老問題的火熱討論。而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64億人,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億人。這意味着,再過兩年每4位國人中就有1位是退休人員,如何保障品質養老生活、實現優雅變老將成為每個人繞不開的話題。
無處安放的養老焦慮
隨着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等趨勢出現,以及基本養老保險金存在較大壓力的客觀事實,都讓大家不由得陷入“養老焦慮”。
2021年12月,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聯合《中國基金報》發佈的《“FIRE,Ready?”養老觀念調查報告》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對養老問題表達出不同程度的擔憂,其中90後“養老焦慮”更甚於70後與80後。
未來,中國老齡化人口規模還將不斷增長。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方案預測結果,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在2033年左右超過4億,2054年左右達到約5.2億的高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在2034年左右超過3億,2057年左右達到約4.3億的規模。
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可見,“養老”已成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
兼顧靈活養老和財富傳承的商業養老保險將成為優選
要如何從容優雅地應對晚年生活?商業養老保險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助力。“富德生命鑫禧年年尊享版養老年金保險”(以下簡稱“鑫禧年年”),從多個維度滿足被保險人靈活多樣的養老需求,為緩解“養老焦慮”、保障品質養老提供了多個選項。
首先是方案靈活,“鑫禧年年”可提供兩種保障方案任選,方案一的鑫禧“精彩養老計劃”,即選擇被保險人身故時按主險合同的現金價值給付身故保險金的方案,優勢在於在合同有效期內被保險人生存期可領取養老年金、祝壽金的金額相對較多,主打提前規劃和品質養老,特徵是高領取,側重於保障自身的養老品質;方案二的鑫禧“傳世養老計劃”,即選擇本主險合同實際交納的保險費與被保險人身故時按本主險合同的現金價值二者的較大者給付身故保險金的方案,特點是相較於方案一的高現價,主打精緻養老和財富傳承,在領取養老年金、祝壽金獲得老年生活資金支持的同時,身故後可以留給後代更多資金,側重於財富傳承。
在養老年金領取方面,“鑫禧年年”也非常靈活,分為月領和年領兩種方式;領取起始年齡也有多種選擇,男性有60週歲、65週歲和70週歲三種,女性有55週歲、60週歲、65週歲、70週歲四種。但需注意的是,養老金領取方式、領取起始年齡自首次養老年金領取日(含當日)起不得變更。在保障期間,還可以通過減少保險金額和保單貸款,靈活應對暫時的資金週轉。
以一個40週歲女性為例,40週歲的鑫女士期望日後能獲得較好品質的養老生活,選擇為自己投保“鑫禧年年”保障方案一,年交保費10萬元,交費期間10年,保險期限終身。具體演示見下:
鑫女士如果從60週歲開始領取養老年金,以月領的方式每月可獲得7794元,以年領的方式每年可以領取91700元。未來假設生存到80週歲,累計領取養老年金達到192.57萬元,足以讓晚年生活安心富足。
再如50週歲的陳女士,期望在獲得老年生活資金支持的同時,也可傳承財富,她選擇為自己投保“鑫禧年年”保障方案二,年交保費200萬元,交費期限3年,保險期限同樣為終身。具體演示見下:
如果陳女士選擇從60週歲開始領取養老年金,以月領方式每月領取21080元,以年領方式每年領取24.8萬元;假設生存到80週歲,陳女士養老年金累計可以領取520.8萬元,同時保單的現金價值已高達649.88萬元。陳女士還可指定1人或多人為身故保險金受益人,可謂一份保單,既能保障自己養老,還可以保證財富傳承。
根據主險合同約定,從首次養老年金領取日起,若被保險人在每個養老年金領取日零時仍生存,將根據主險合同約定的養老年金領取方式和領取金額給付養老年金。如果被保險人在88週歲後的首個保險合同週年日零時仍生存,保險公司將按照本主險合同基本保險金額給付可觀的祝壽金,提高養老生活品質。領取高、領取活、終身領,“鑫禧年年”讓客户擁有持續保證的現金流。
老齡化浪潮洶湧而至,養老是60後甚至70後眼下就要面臨的現實,除了要考慮父母的養老問題,他們還要為自己的養老擔憂。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在為養老問題焦慮。如何實現“養老自由”,關乎我們每個人能否體面地走完後半生,而未雨綢繆提前規劃,讓晚年生活更添一份保障,未嘗不是一項較優的選擇。
(文案僅供瞭解產品使用,在某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產品具體內容請以保險合同為準。)財聯社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