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的危與機:硅料跌價8成,價格戰火力全開,技術迭代,龍頭競逐海外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光伏產業的危與機:硅料跌價8成,價格戰火力全開,技術迭代,龍頭競逐海外

新能源發電的浪潮正加速到來。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11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8.5億千瓦,同比增長13.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風電裝機容量約4.1億千瓦,同比增長17.6%。

回顧2023年,中國光伏企業在出口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以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在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佔中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

火熱的賽道、明面上的發電數據,不能掩蓋2023年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內卷”、“產能過剩”、“價格低迷”等諸多挑戰。

價格尋底,盈利壓縮

價格尋底,是過去2023年光伏產業的關鍵詞之一。

2023年,光伏各環節產能加速擴張,根據第三方機構調研預測數據,2023年硅料環節產能為210萬噸(約869GW),較2022年增長了69%;2023年硅片環節產能為962GW,較2022年增長了61%;2023年電池環節產能為1247GW,較2022年增長了111%;2023年組件環節產能為1173GW,較2022年的663GW,增長了77%。從新增裝機規模看,機構根據調研預測,2023年全球裝機中性預測386GWdc,較2022年增長57%。

整體來看,2023年全球整體需求出現增長,但產能增速遠大於需求增速,導致供需矛盾相對2022年較為明顯。

受產能過剩影響,硅料價格過去一年內不斷下行,從最高點約33萬元/噸下跌至5萬元-6萬元/噸,跌幅超過80%。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12月20日數據,本週N型硅料成交區間在6.5萬元-7萬元/噸,成交均價為6.8萬元/噸,環比下降0.29%;單晶緻密料成交區間在5.7萬元-6.2萬元/噸,成交均價為5.95萬元/噸,環比下降1.16%。

硅業分會指出,本週N型硅料價格維持平穩,P型硅料價格有輕微下滑,且P型硅料中的高-低品質價差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低品質P型料的價格持續探底。

然而,硅片作為硅料的下一環節,隨着原材料成本下降,硅片價格也同步下跌。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12月21日發佈的數據,本週價格遭遇非理性下跌,P型M10硅片庫存遭遇集中拋售,N型硅片相對有支撐。本週,多數企業選擇搶跑出清庫存,一方面,由於原材料成本不斷下行,硅片通道向下傳導釋放,目前P型M10硅片難以覆蓋現金成本,將逐步轉向定製產品。另一方面,臨近2023年底且2024年一季度持相對悲觀預期的前提下,多數企業開始向市場集中拋售庫存。

硅業分會預測,2023年硅料供應過剩約180GW。InfoLink本週的光伏價格評析中指出,硅片當前整體價格走勢維持悲觀,同時,電池廠家持續承受着低檔的電池價格,當前在採購硅片上面臨壓力,本週觀察電池環節減產幅度也持續提升,在年末拉貨需求緩慢收縮的同時,硅片價格仍將視自身排產調整與否對應變化。

在當前價格尋底階段,多數廠商的盈利空間被大幅壓縮。

“今年,光伏組件的產品價格逐漸走低,如果跌破一元,意味着完全跌破成本價。”一位接近隆基綠能的相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以前在電池轉換效率方面,國內市場百花齊放、你追我趕,但在價格戰的競爭格局之下,企業發現保住自身的現金流更重要,所以會更願意把資金用於保生存,而不願意拿錢用於研發。因此,低價競爭的惡性價格戰是非常不健康的,不僅帶給企業內傷,更會影響中國整個光伏行業,傷害中國的創新。很多地方上招商引資的光伏項目,可能會出現數量較大的爛尾,無法進行下去。”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內不少中標的組件廠,報價在1元以下,這意味着部分廠商正通過“價格戰”的形式不計成本清出庫存。

晶澳科技表示,總體看,今年光伏行業市場供需的變化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當前行業存在一定程度的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情況,尤其是以中低端產能過剩為主,雖然存在一些波動和調整,但整體看光伏市場仍然保持着強勁的增長勢頭,行業波動也有利於行業落後產能的加速出清,加快產品技術迭代,長遠看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技術迭代,角逐海外

伴隨着價格戰,進入調整時期的光伏行業,面臨着技術迭代的階段。

光伏產業鏈的核心是太陽能電池製造,而轉換效率則是衡量性能的重要指標。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主流的P型PERC電池量產效率接近24%,提升空間已到極限,行業從P型向N型方向轉身,而目前電池技術百花齊放,從TOPCon到BC,光伏行業尚未確定哪一款新技術會成為主流技術。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數年將會是N型技術逐漸佔據主流地位。

今年9月,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官宣BC技術路線時,引發了業內的討論熱潮。在隆基綠能官宣BC技術路線前,業內預期TOPCon會是龍頭的最優選。

據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阿特斯(688472.SH)、隆基綠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的TOPCon產能合計將超過300GW。但從隆基綠能近期披露的公告數據來看,HPBC較PERC的盈利溢價高達11-12分,而TOPCon的溢價不過是5分左右。

“過去,BC技術的成本和價格一直很高,公司通過科技攻關,讓過去這個行業的奢侈品走向了平價時代。未來5到6年,BC電池技術會成為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隆基綠能相關人士説。

只不過,主流技術尚未確定之際,各家廠商都擁有角逐下一個龍頭地位的機會。

光伏協會年內第二次上調2023年新增裝機預測,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305-350GW上調至345-390GW;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120-140GW上調至160-180GW。成本下降快速向產業鏈各環節傳導,而光伏整體融資趨向收緊,市場競爭更多依靠企業自身的經營實力。

據晶澳科技預估,當前組件價格水平對於下游項目開發端的投資動機和項目收益率將更加有利,有機會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對比供需看,隨着落後產能陸續退出,歐洲庫存逐步消化,全球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長,供需關係有望逐步迴歸合理水平。

上海證券研報指出,在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疊加BC電池等新技術不斷突破,光伏行業大幅度、重複性產能擴張有望告一段落,未來行業新增產能逐漸向自身具備良好“造血”能力的龍頭及新技術突破較快的企業集中,行業整體競爭格局轉好。

“目前整個光伏行業保持快速發展且充分競爭,相關技術創新呈百花齊放態勢,新型電池轉化效率不斷刷新,晶澳與同行在技術上都在不斷探索,未來市場需求足夠大時,多種電池技術的產品亦會並存,每個細分市場都可能會支撐某一類適合應用場景的電池技術,並且分到一定市場份額。”晶澳科技表示,“但歸根結底,如何研發並量產出高性價比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光伏產品,將是我們同時也是整個光伏行業長期以來需要面臨並解決的問題,如度電成本、長期可靠性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海外市場的競爭依然會是光伏行業的重頭戲。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指出,在週期波動、機遇並存的產業格局下,光伏作為最具經濟性的能源,市場的短期波動並不會改變全球光伏市場長期向上的趨勢,預計明年的市場需求增長在20%-30%。一體化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成本優勢是企業獲得盈利機會的關鍵。

對於海外產業鏈佈局,李仙德表示對中東市場保持高度關注。

國開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上半年中東市場累計進口中國光伏組件達5.9GW,同比增長約60%,中東地區有望成為中國光伏企業建廠的新興選擇。受益《阿聯酋共識》承諾,即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有望提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7 字。

轉載請註明: 光伏產業的危與機:硅料跌價8成,價格戰火力全開,技術迭代,龍頭競逐海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