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Lynch(斯蒂芬·林奇)最近有點兒忙,他參加了好些論壇會議,線上的線下的、官方的民間的都有。作為中國英國商會的執行董事,他急切地想知道:未來5年,中國要往何處去?
10月29日,“十四五”規劃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其中提及,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何謂新發展格局?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外商在華投資環境會有變化嗎?這些問題縈繞在許多人的心頭,林奇也不例外。
11月13日,他出現在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這是一場由全球化智庫主辦的論壇,許多中外政商界人士參加。不少與會中方人士介紹了“十四五”規劃的相關情況。
聽完大家的介紹和討論,輪到林奇發言了。他聯想到英國企業在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説道:“‘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未來幾年能解決全球供應鏈的問題。”在他看來,如今外資企業都離不開中國,因為他們的供應鏈都已本地化,而且中國有着更為廣闊、仍在增長的市場。
讓“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
林奇在中國工作多年,能説一口不錯的中文,還給自己起了箇中文名“林沖”,和他所供職的中國英國商會一樣,已經深度融入中國市場。
成立於1981年4月的中國英國商會,幾乎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40年來,許多英國企業一直在拓展、深耕中國市場,發展到今天,中國已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少跨國公司都在考慮減少在其他國家的投資。中國英國商會也詢問了許多在華英資企業,發現他們轉移產業鏈的意願並不強。“他們覺得不會移回去,都想在中國更多地投資。”林奇説,最近有一項調查顯示,有45%的在華英資企業對在華投資和發展表示樂觀,有一半企業覺得他們的在華投資增加了。
“這些英國企業已經本地化了,在中國市場,為中國服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林奇認為,吸引英資企業“加碼”在華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這是雙贏的,英國和中國都從中獲益。”
放眼全球,做大國內市場,擴大對外開放,是大國經濟的共同特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就走上了再平衡之路。“世界工廠”逐漸向“世界市場”轉變。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介紹過一組數據: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重逐漸從2007年的10%,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外貿依存度(外貿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例)也由過去的6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0%多。國內消費和投資,越來越成為經濟增長的依靠,甚至是未來五年的重中之重。
前段時間,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儘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參展商的數量和規模都比前兩屆更多、更大,還有許多跨國公司早早預定了明年的進博會展位。大量中國企業“逛展”採購,展現了“世界市場”的購買潛力和開放決心。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認為,進博會已成為世界各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窗口。在國際經濟格局日益複雜多變情況下,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亟待恢復與加強。做大、做強進博會進一步證明,抓住國際貿易機遇,將成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釋放消費活力,孕育雙創新機
對於中國市場,外資企業在悄悄“加碼”。
前段時間,全球辦公傢俱行業的巨頭Steelcase(斯蒂爾凱斯)宣佈在北京開辦一處“靈感辦公室”,並在“雙11”前夕入駐天貓商城,擁抱中國的線上零售。這傢俱有百年曆史的美國企業,在全球疫情面臨二次暴發的情況下,進一步拓展中國生意。
這只是一個縮影。全球規模最大、且還在持續擴大的中等收入人羣,是吸引這些外資企業的“蜜糖”,也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韓文秀在之前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首場報告會上表示,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關鍵階段。而近幾年,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還超過100%,國內大循環的動能正在明顯增強。
在“十四五”規劃中,擴大內需被視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消費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尤為重要。
剛剛過去的“雙11”期間(11月1日-11月11日),中國消費者再次交出創紀錄的網購記錄:阿里天貓成交額4982億元、京東商城累計成交2715億元,再加上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的交易量,全國人民在短短的11天內“買買買”了近萬億元商品或服務。
年輕一代呈現出巨大的消費熱情,支撐了消費需求的增長。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線上新品與C2M消費趨勢報告》顯示,Z世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體,他們對於產品多元化、個性化、體驗感的追求也越來越明確,針對他們的微需求打造的新品、營銷和服務,已成為拉動整個消費市場向上的動力。
對年輕一代的消費喜好,華興新經濟基金董事總經理袁凌韻也深有感觸。在她的辦公室,不少90後的小姑娘桌子上擺滿了盲盒玩偶。此前,他們參與投資的盲盒玩偶企業泡泡瑪特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估值數十億美元。
“他們有更強的自我追求,更願意為精神產品和精神消費去付費,迭代速度也非常快。”在她看來,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也孕育着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