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今年上半年以來,由於上游原材料漲價和缺芯等難題,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進行了多次不同幅度的漲價,且業內預計漲價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市場決定了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應該説是正常的趨勢。”但從目前碳酸鋰的價格來看,“是處在一個畸形的狀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圖片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動力電池,而碳酸鋰又是電池的主要原材料。據《證券日報》報道,有碳酸鋰原料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20年底開始,碳酸鋰的價格從5萬元/噸左右漲到了50萬元/噸左右。而碳酸鋰價格的迅猛上漲,是由於上游有色金屬鋰原料的短缺造成的。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公司,大部分處在虧損狀態,動力電池企業的利潤也不好,而鋰材料的加工企業利潤率卻非常高,如果看再上游的礦產公司的利潤,就更高,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陳士華説,“下游的增長是要帶動材料的增長,這是市場,但如果漲得太快,就是不正常的市場,對企業的長遠經營、對產業都是不利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圖片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原材料價格沒有明顯的回調,仍處於高位,導致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的成本都居高不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説,“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基本上目前還沒有達到盈利的水平,所以成本提升後,如果廠家價格不提升,就要增加虧損,而持續的虧損,不利於產業發展。”
“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在於供求關係,當然也有個別可能存在炒作現象,我們也一直呼籲能夠制止或限制這些炒作情況,讓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價格迴歸理性。”許海東強調。
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是否會影響銷量?許海東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價格雖然有所調整,但整體的銷量還沒有出現大的下滑,“當然一部分原因包括,比如很可能目前交付的訂單還是前幾個月的,而不是漲價以後的訂單。我們從個別企業也瞭解到,確實可能後續(漲價)對銷量會有一定的影響。”
但許海東也指出,總體看,新能源汽車消費已經形成一種“浪潮”、消費者習慣,其快速發展的趨勢還沒有出現大的變化。
當日中汽協8月信息發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分別達到61.7萬輛和59.3萬輛,產量環比增長4.5%,銷量下降0.6%,同比增長均為1.2倍,市場佔有率達到24.5%,略高於上月。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2倍,市場佔有率達到22.1%。
此外,終端價格的上漲,並沒有帶來盈利狀況的好轉。當日公佈的數據還顯示,1-6月,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9%;完成營業收入40892.8億元,同比下降4.2%;實現利潤2129億元,同比下降25.5%,利潤率為5.2%,高於1-5月0.5個百分點。
陳士華指出,需關注利潤的下降幅度和營業收入的幅度相差較大。近年來,通過技術升級、方案優化,動力電池價格有所降低,但如今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幾乎“吞掉”了此前在技術降本上的努力,“希望上游的企業能夠理性控制價格,讓價格迴歸正常,讓產業能夠保持健康發展的態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